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烈 > 第12章 雄关斜阳

第12章 雄关斜阳

李归仁听得嘴都长大了,李佐国这一番计较简直是将草原部族算计到死,这样的话不出五十年,整个草原上只怕大大小小的分裂出去的部族会有几百,真是一盘散沙了,李归仁什么话都说不出了,只有说:“臣拜服。”的分了。

李佐国笑了,自己这多出来的一千多年的见识明显镇住了李归仁,李佐国有点得意,这方法其实没有什么深奥,满清在统治中国的时候对méng古部族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直接让强悍的méng古骑兵在满清统治中国的三百年间根本翻不出大làng,当然这话是不用说给李归仁听的了。

李佐国又道:“对于游牧为主的部族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而半牧半耕或者农耕的国家,则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新罗、百济都是这样的国家,幽州东北面多山多林,新罗和百济是以猎耕为主要的生存手段,他们就是李将军你此去的重要目标,对付草原部族的方式就不适用了,他们要采取灭其有生力量,占其土地,移民以填的方式,李将军和阿苏鲁你们两的这次的重要用兵对象就是这两个国家,李将军明白朕的意思了吗?北面我就jiāo给李将军了,阿苏鲁军伍出身,打仗也许没有问题,但是其他方面就真的需要李将军多多用心。”

李归仁此时长泪挂脸,只是深深一拜,李佐国说道:“这次军机处青龙衙的所有参谋都jiāo给李将军使用,这些军官都是系统培养出来的,军事民事都能够上手,物资人口这里朕都准备好了,如果军力不够,到时候会往朔方李逸处调动,朕希望李将军能够真正的将北方平定,给大周今后几百年一个太平。”

李佐国对李归仁的期望很高,本身李归仁也有这样的条件,今年不过是四十出头的李归仁正值壮年,手下长期指挥的奚族和六州胡等部族也是在北方打开缺口的关键,何况还有大周的强兵支持,朔方的李逸也是近在咫尺,要是这样李归仁还是不能完成李佐国所安排的事情,那么一是李佐国识人不明二是李归仁实在是烂泥糊不上墙了。

李归仁ji动的说道:“圣上安排得如此之齐全,臣一定在北方做好事情,不负圣上期望。”

李佐国点头道:“好,你下去吧,准备一下,最迟一月右骠骑军就jiāo给你,好好的在北面做,安知今后你不能登上大周的临烟阁?”

李归仁双脚发颤的告退出去,也不怪他,李佐国的信重和jiāo给他的巨大的权力,令李归仁感铭五内,这在安禄山那里是根本得不到的,安禄山只是将李归仁作为一个控制胡兵的将领来用,根本不会给予这样的信任,李归仁在退出含元殿的时候就暗下决心,如果不能为李佐国开疆拓土,自己就死在北方吧。

郑chun云在李佐国处理国事的时候基本是一言不发,此时见李归仁退了出去,李佐国脸有疲sè,上前去轻轻的给李佐国捏了捏太阳xue,疑huo的说道:“北面的如此大的权力就jiāo给李归仁这个降将,万一以后尾大不掉怎么办?”

李佐国笑了,一边闭眼享受大周第一高手的按摩,一边说道:“常奴你莫以为这事好办,我大周周边的敌人不少,虽然现在大周兵强马壮,但立国之后,大周的富庶就会令士兵们朽坏下去,不在建国初期趁着军队战力强横就将一些隐患灭于襁褓,以后受苦的就是我的子孙了,李归仁正因为是降将,到了北面却是只有指挥军队对外的权力,阿苏鲁就可以牵制他,何况他的军队都留在了洛阳,他只能为我去乖乖的打天下,草原部族不是能够一下解决的,而且新罗百济地形复杂气候苦寒,要想真正的打出一片天地,难度很大,李归仁能够做好,对大周有利,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自然会有人去替代,他还是一个先锋而已。”

郑chun云点点头,他只关心是不是会有人威胁到李佐国,其余的军国大事郑chun云不想关心,李佐国站起身伸了懒腰,说道:“走吧,去睡了,天sè很晚了,不知道段珩那小子在达伦关会怎么表现,这次如果做得不错,就将段云天调回长安吧。”

李佐国转身出了含元殿,大队的shi卫宦官跟随皇帝离开了,含元殿中灯火熄灭,安静了下来。

达伦关现在已经是全部由巨大的石条铸成的雄关,两山相jiāo之处一座超过三十米的雄关拔地而起,里面的整个达伦压口现在都包在了关内,顺着山势修建了无数的营房,里面的营房也是用山石修建,从靠近大周疆土内引来了三条溪流,在达伦关内形成了三个巨大的水池,战时哪怕被切断了水源,达伦关靠这三处水源也能够支持两年的用水。

粮草的仓库建在高高的山顶处,周围形成了又一道防线,专mén有三千jing兵把守,所存粮草能够支持达伦关内五万大军使用一年半,一个较小的粮库在山脚下,一条青石铺就的大路从达伦关横贯南北,两边齐齐的营房。

大周和吐火罗的商队也是要通过达伦关来往的,往日热闹的来往商队这时都不见了踪影,达伦关的关mén也是紧闭,粮库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碑,碑上面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顶盖为石碑遮风挡雨,这时当年达伦关血战时死去的将士的祭碑,碑的正面开头就是当年主祭的李嗣业唱的那首国殇,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姓名,碑前面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的香火还在燃烧,袅袅青烟盘旋,令这个石碑散发出一种庄严。

一队周军士兵正在路过这个石碑,这队士兵有三百人左右,一百名为枪兵,一百名刀盾兵,还有一百名弩兵,这是周军的一个标准野战配置的旅,都是步兵,走在最前面的旅帅在经过石碑的时候大喝了一声:“敬礼。”

甲胄声一片响起,三百士兵一起转头看向石碑,右手捶xiong行军礼,这是去关mén换防的部队,铠甲碰撞声中士兵走到了关mén口,一名同样是旅帅军衔的军官正站在关闭的关mén前,手里拿了一个本子。

看到了换防的一旅走进,那旅帅笑道:“方池,今日怎么那么早?平时都是踩着点来,今天难得提前半个时辰。”

那领兵前来的旅帅是疏勒军校出身的军官,参加过和大食的战斗,闻言笑道:“现在可不敢疏忽,关内的侦骑全部出动了,监视那些胡人的动向,小段将军亲自领兵出去的,要是换防耽误了时间,但时候小段将军可是要发飙的。”

另一名旅帅叫吕木,也是同样的疏勒军校出身,年纪要比方池大一岁,也不过是二十出头,拿起手中的本子,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七旅换防。”

方池也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十二旅接防,应到三百零三人,实到三百零三人。”

两人相互行了军礼,吕木道:“准许换防,请签字。”

方池在签上名,用xiong前挂着的一个小小铜章戳了一个印,手一挥,手下的三百士兵就开始往关mén上去,关mén上的吕木部下就纷纷下城,在mén口排成队列,排好之后在吕木的带领下往关内行去,续续的都是换防的部队往关墙而来,都是三百人为一旅,整个达伦关正面的防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正好是五十个旅,阳光斜照,每一队走过石碑的旅都在行军礼,为这些抛洒热血的将士献上尊敬。

!#《》欢迎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