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波冲上去的日军正在和德军奋战的时候,已经转移到的侧翼的机枪小组突然开火,一道道火蛇飞向后续的日军部队,如同刀子切豆腐一般肆意分割着日军的阵型。而连级的60MM迫击炮和营级的82MM迫击炮在短时间内的爆射击更是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样的机枪和一样的迫击炮在德国人手中居然会挥如此大的作用。我们分明能感觉到对方的支援火力并不多,但是对方总能打在我们最头疼的地方!”战后一名日军士兵这样回忆道。
机枪的压制时间并不长,数挺机枪在交替打出了一条或者两条250弹链之后就会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德国士兵会更换枪管,并且选择新的机枪阵地,和法国人一挺绍沙机枪配属3个小组一个班的士兵不同,一挺MG11型轻机枪小组只有6个人。他们携带的弹药虽然不多,但是在压制作战中,通过不断的转移和侧击依然打出了不错的效果,不在于能干掉多少人,而在于争取了时间。
而迫击炮小组的表现更好,虽然在夜晚,但是根据事先做好的参照物,以及“预留”下来的通道,仅仅借助几照明弹就可以确定日军情况,然后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每分钟12到15左右的射速迅速覆盖掉目标。迫击炮小组也秉承了德国炮兵的特点,追求瞬间火力的最大化,炮击往往只持续几分钟,但是在一瞬间落下的炮弹足够覆盖掉一片区域。
“当我们第五炮弹射出炮管的时候,我们的第一炮弹还没有落地!”一名德国军官这样形容进入效力射之后的迫击炮小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虽然开始遭到了偷袭,但是在支撑点的掩护以及基层部队的良好表现之下,处于外围的德军损失并不算大。大部分人只要运气不是特别倒霉,那么他们已经撤回到预定的驻垒地区,这里,一般是营为单位,可以获得迫击炮和少量平射炮的支援,同时有较为坚固的碉堡群,配合大量的机枪和半自动火力,在日本人不重点针对的情况下,能够坚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现在,日军高层显然没有清理到对手的打算,一条条通往纵深的道路已经打开,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他们完全可以在夜间穿过最危险的区域,然后在黎明的时候进入阵地后面的那片开阔地域,稍事休整之后,直接打到马恩河边就可以了。毕竟,日军有绝对数量优势,在秋山好古等人的认知中,甲午战争后,在数量优势下的日军似乎还没有打过败仗!
当太阳再次照耀大地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日军已经从封锁线的缝隙中穿行而过。而现在,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反而走到了前头,第一师团因为要和英军部队配合的原因反而走到了后面,在这个坦克的威力已经展露的时期,为了对付坦克,双方还是煞费苦心啊,反坦克锥和雷场这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反坦克壕沟也是需要的。前者还比较好清理,工兵爆破和扫雷就可以了,但是后者处理起来却是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