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见此真是十分的佩服,心想老邢这万年服务生真不是盖的,这麻溜儿劲儿,这眼力见儿,此时只能用“牛B”来形容。
不过,点完火后有个工人突然说道:“你是…邢军”?
老邢一愣,抬头看清后惊呼:“哎呦卧槽?曹双冬!!”。
那个工人见老邢认出了自己,激动的把头上的安全帽给摘了下来甩在地上,笑容满面,用自己那沾满水泥的双手,搭在了老邢的双肩上,激动地说道:“哎哟我去,哎呀哎呀哎呀,你咋来这了呢”?
老邢对此似乎有些反感,眼睛瞥了一眼被沾上水泥的新买的黑风衣,似乎有些心疼。此时不光是他,我看着都心疼。
不过那哥们显然没看出这点,依然很是热情,拉着老邢不肯松手,满脸的兴奋。
我见状忙上前给其解围道:“怎么?这位小哥您认得我们邢经理吗”?
这哥们听我说完,并没回答我的话,而是更加的紧紧攥住邢军的手问道:“哎呀,你都当大经理啦?真是太厉害了”
“唉,什么经理不经理的,就是个虚名而已”。老邢的“大神姿态”呼之即来,得心应手。
“瞧你,几年没见,飞黄腾达了不说,还变得这么谦虚”。这兄弟似乎对老邢十分的敬佩。
没等老邢说话,这位双冬兄又激动地说道:“哥几个等会我,老子今天还就不干了,我去支钱,一会咱几个喝酒去”。
说完,双东兄终于放开了老邢的双手,转身一脚把自己的安全帽踢老远,又用脱背心的方法脱了自己的迷彩服外套,随手扔在了地上后,转身跑进了其中的一间门板房里。
这一幕,其他的工人到没咋注意,但我身后的吴琪、胡宇倒是被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仿佛看到了世外高人。
手被放开后老邢也终于松了口气,但风衣的肩部以及双手,都被沾上了不少的水泥,此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木条,慢慢的往下刮着。
我见他这副德行,强忍着没敢笑出来,但脸也憋得通红。随后我调侃道:“刑经理,这是咱们亲戚吗”?
“屁亲戚,我同学,口外的”。老邢没好气的回答。
这个“口外”大家可能不知道,确切的说不是个地名,而是个统称。因为我们老家住在燕山山脉的脚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吧大概,也就是齐、楚、燕、汉、赵、魏、秦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时候,山里的人和山外的人其实是不同国家的,以燕山顶峰上的长城为界。
而那时候,山里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称山外为“口外”,也有叫“边外”的,说白了就是边境以外。虽然早在几千年以前就统一了,但这种叫法在我们那偏远的旮旯里,仍然沿用至今。
书归正传,话说这时候双东兄回来了,大老远的飞奔过来使人眼前一亮,换了套的黑色燕尾服看着很有档次。
可走近了一看,里面的红毛衣显然有些不那么搭配,但最不提气的不是毛衣,而是脚下穿着的一双崭新的---劳保胶皮鞋。
(作者PS,这两天有几个书友(那年夏月,炒双冬,纤瘦的影子等)都是一过半夜12点,就会给本书投推荐票,本人很是感激、感动。感激之余,遂借双东兄名字一用,以提高档次。只是,双东兄可别怪我提笔无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