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把这一大摞的资料看完,已经是到了中午。
上面记载了清邑县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令沈卓惊奇的是,以前的学宫,无论是规模还是各种设施都是现在没法比的。
早年学宫的正堂叫做圣殿,圣殿在往里叫明伦堂是专门用来讲学的地方,光是圣殿左右的廊芜之间就曾经有四间厢房,而且学宫的院落建造的如花园一般,有很多亭子,甚至有一处大的池塘,这些都是通过乡绅们捐助得来的。
学宫的西边,现在是一块很空的场地,以前却是射圃,生员们专门用来习射的场地,学宫的最后面建有祠堂,每年的二月初四和八月初四,众生员都要祭拜孔子,并且十分的隆重。祭拜孔子的习俗曾一度延续到民国初年,后来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停止“释奠”,改为孔子诞辰八月二十七日致祭。
这些当年的盛况着实让沈卓羡慕不已,其实学宫的主要的经费来源很简单,就是靠当地乡绅的资助,乡绅们大都是读书人出身,肯为学宫花钱,而且捐助的多了总会留一些好名声,只不过清邑县的县学太过复杂,这些年臭名昭著了以后,变没人把县学当回事了,归根结底还是出不了举人的缘故。
阉党案后牵连出的官员和清邑县县署有着不为人知的黑幕,这才导致了县学名声大坏,之后又出现了诸多恶性循环,以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沈卓也是唏嘘不已,眼下的学宫想要重新振作起来,首先是要修缮,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眼下棘手的还是经费问题,乡绅们不再来捐助,即便还有几个人同情县学里可怜的读书人,但也只是九牛一毛,三瓜俩枣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县署里也是穷的不行,沈卓好赖要了十几两银子,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些人连个赶考的路费都没有,出不了举人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一番详尽的了解之后,沈卓便决定先把那些学店的经停权给收回来。
这些学店大都是被县里的恶霸土豪给占了去,这些混混宵小平日里除了做些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的勾当,实在没什么闲暇时间行善积德,对付这些流氓恶棍倒也简单,以暴制暴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不是以一敌百,沈卓可不会什么功夫,这些时日的锻炼,顶多也就是身体上灵活一下,被人打的时候跑路也容易,他想要对付那些恶人,肯定得找帮手,而这个帮手也是他早就物色好的。
任何时代都免不了所谓的“**”,没钱没地还总喜好游手好闲的人,在古代可是一抓一大把,这些游离在社会之外的人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耍横发狠,既让人们印象深刻,能找到些存在感,还能混口饭吃,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