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人可悲的是,在此时的西方社会,威廉二世的思想是主流。甚至美国人在30年前通过了一个《排华法案》,就是为了限制华人移民。
当天中午,老雷诺给秦致远打电话,有议员在国民议会中提议,要把外籍军团第一师调往阿尔及利亚,同时重新研究科西嘉岛问题。
果然,还真有坐不住的。
如果说英国人的报纸秦致远还可以置之不理,那么当法国人注意到科西嘉岛的时候,秦致远就必须要做点什么。
如果秦致远的部队被调往阿尔及利亚,同时法国人重新审视科西嘉岛的地位,那么秦致远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接到老雷诺的电话后,秦致远马上行动起来。
报纸上的论点是打嘴炮,秦致远在英国也有自己的渠道可以出声音,《泰晤士报》第一时间就对《每日电讯报》的文章加以驳斥,而且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
《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爱德华·利维·劳森接手报纸后,《每日电讯报》的行量超过30万份,成为全世界行量最大的报纸。
劳森于去年去世,《每日电讯报》生人事更迭,曾经的辉煌不再,最近销量连续下滑。
或许是为了扭转颓势,《每日电讯报》选择了最具噱头的标题,矛头直指最近风头正劲的秦致远。
这恰恰符合了法国一部分人的心意,最近的法国政府又开始动荡不安,频频有人提交关于总理的不信任案,国民议会每天闹成菜市场,据说在国民议会里有些激进分子已经开始互相扔鸡蛋。
一直以来在法国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要求总理下台,由“老虎”克里蒙梭上台组阁。特别是当尼维勒的春季攻势失败,法军部队爆大规模兵变之后,现任总理保罗·潘乐威在这件事上的软弱和应对无力暴露无遗。
此时的法国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法国需要一位坚强有力的领袖,一位有铁血气质的领袖。
这几乎是为克里蒙梭量身定制的要求。
保罗·潘乐威肯定不甘心灰溜溜下台,于是秦致远就成了转移公众视线的牺牲品。
现在的秦致远可不是好欺负的,克里蒙梭的关系先不说,单单是老雷诺在国民议会中的关系,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团体能够承受的。
雷诺集团作为法国最大的经济团体,虽然老雷诺本人为了避嫌没有在国民议会中担任职务,但在国民议会中肯定也有自己的代言人。于是在一天之后,国民议会中针对保罗·潘乐威的大规模反击几乎是瞬间爆。
针对某个政客攻击,其实不必有真凭实据,只要是怀疑就可以。老雷诺的代言人拿出的理由五花八门,什么保罗·潘乐威在担任科技与明部长期间曾经舞弊,什么保罗·潘乐威身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出来从政就是不务正业,甚至保罗·潘乐威在家里举办一个宴会都成了扰民之举。
是否是事实并不重要,如果保罗·潘乐威想要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那好,请你先卸任接受调查再说,如果调查结果证明保罗·潘乐威是无辜的,那么保罗·潘乐威会得到一个道歉。
都已经卸任了,道歉有个屁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