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郡不是我们的目标,陈郡也不是!”高敬宗说到激动之处,声音陡然高了八度:“但是谯郡和陈郡我们拿下来之后,可以作为一个礼物,作为交换,送给桓温桓大司马和谢安。谯郡和陈郡,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块四战之地,但是对于桓氏和谢氏,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祖宗之地不可轻弃,陈郡和谯郡以此二郡为诱饵,桓氏和谢氏是绝对抵挡不住这个诱惑的!便我们便可促他换南阳……”
就在这个时候,节堂之外传来一句异常熟悉的声音:“都督,不用等谯郡到手再换南阳了,南阳到手了!”
高敬宗回头,却看一个胖大的身影,手持一个黄锦盒,一脸贱笑。不是江淮都督府司礼参军陈应是谁?”陈应身后,正是徐敬宣。
二人进入节堂,高呼:“恭喜都督,兴不辱命。”
“事情成了?”
徐敬宣悻悻笑道“事情臣只办好了一半!”
“一半!”
“不错,求亲的事情没有办成!”陈应道:“不过大丈夫何患无妻。都督心愿已成。说着将手中的锦盒递给高敬宗。
高敬宗打开锦盒一看,原来是一辟除,辟,征召;除,授官之意。《文献通考·选举》:“盖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召为荣焉。简单的说,这就是一张委任状,任命高敬宗为河洛义军都督。
高敬宗接过这个任命,就算是朝廷体制内正四品的官员了,如果换作后世就是正厅级官员。
事实上这个都督也是一个大坑,河洛地区广义上辖区很大,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但是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前燕国的辖下,也就是说桓温用燕国的城池封了高敬宗这么一个虚官。
高敬宗自然也没有在意,反正他又不是真正想当东晋朝廷的官,而是需要一个朝廷的名义。毕竟在这个时代,东晋朝廷的影响力还是有的,至少百姓都认可。
“二位入列,闲话少叙。”高敬宗道:何穆你的任务,是从全部流民或司吾城、符离城中挑选识字之人,组织一场科举考试,选拔贤良,本都督要选官,充实地方。”
何穆不解的道:“选拔贤良臣倒知道,只是这……科举?”
高敬宗解释道:“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咱们江淮都督府在士族眼中就是“北伧”一个,他们连正眼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帮助我们治理地方了。所以本都督思来想去,我们需要改遍用人制度,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只问才学,选拔德才、兼备的贤良,治理地方,展生产,为北伐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