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饕餮之冒险王 > 第六十二章 有关秘制

第六十二章 有关秘制

这也是川菜为什么短时间席卷全国,让很多强势的其他菜系难以占据大的市场份额的原因。

殊不知串串的明也才二十年,就在它明的第一年就已经在川渝地区的每一个地方都盛行了,根本没有所谓秘制所谓秘方的保护。

其他菜在传承中,讲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穿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兰州拉面,或者说兰州东宫牛肉面,传承了四代,依旧还是马家人的拉面。

而川厨中,只要你肯学,就有人教你。

史正良大师曾经概括过这种现象,他称之为情感投资。

你看到师傅不教,你就不学了?师娘打水洗衣服的时候你不跑快点接过去,师傅点烟的时候你不掏火,师傅儿子做作业你不坐在旁边教?

川厨中有一种不同于其他菜系的风俗习惯,那就是一个大厨明一道菜,总觉得这道菜要四海之内都能吃到,才叫扬光大,才叫光耀门楣,如果麻婆豆腐只有陈麻婆那一家店能吃到,还怎么闻名全球?

方宏的大部分手艺都是从方邵武哪儿学来的,方邵武为了学这些菜,也是花了大功夫的,并不是单单从一个师傅哪儿学来的。

秘制,川内不穿外,等于失传。

这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你可以宣称,全球只有这家店才能吃到这道菜,但是这道菜就注定了没多少人知道。

但是我可以把它推广向全世界,然后说我是正宗原创。

这就是其中差别。

不止是舍得传,也舍得学。

有时候,全国各地的小吃,总能在CD看到,但是和其他地方那种看起来像实际上味儿不对的不同,在CD是真能吃到各个菜系的菜。

史正良大师曾经出过书,详细介绍他如何从一个天津师傅哪儿学到了油条。

有得油条摊子炸了一万年的油条都是弯的,为什么有的摊子炸的油条笔直?

因为炸油条的时候要先捏住两头,先炸中间,让中间成型,然后再松开两头,整根油条自然就是直的了,为了学到这一招,史正良当年费劲了功夫。

就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很多川菜中有各色其他菜系的菜,老是会有人说,这是我们菜系的菜。

然而,恐怕很多他们菜系的师傅学到这道菜,都是跑来川地学的。

关键就在于肯下功夫,肯学。

或者川地的人真的很精明吧,但同时兼具北方人的豪气,才让川菜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面条煮到九成熟,就要起锅:“夹开一根看看,中间有一个针尖粗细的白芯,保证面条的口感。”

方宏用筷子将面条挑进了一个小竹筐,在川地,这个叫做哨(四声)子,是竹条编的用来冒菜的容器,现在多用不锈钢的了,不过做燃面的时候,它是用来滤水的。

用哨子在锅边使劲敲打,让面条中的水滤出来。

“大家记住,做燃面的时候,滤水后为了让面不粘,用的是酱油拌,不是香油或者菜油拌。”用错了东西,味道天差地别。

宜宾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

烫煮一点菠菜叶,加一勺之前炒制的猪肉臊子(三肥七瘦,如炸酱)。

一碗燃面出锅。

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乘一碗面汤,这碗汤去除了干面干脆哨的燥嘴,滋润了口舌肠胃。

不过在拌面之前,方宏要做另一道菜。

干锅茶树菇,做法就是干锅做法,实在不会做,买一袋干锅调料,往油里一炒,然后用油炸一下主要食材,往调料油里一翻炒,就成了。

一菜一面,相得益彰。

麻将不满:“喵!”

爷的小鱼干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