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38 忠义陈邦彦

第038 忠义陈邦彦

“令斌兄一语点醒梦中人啊!”黎遂球喃喃自语道:“果如你所说,若陛下准了朝中诸公定下的联虏抗贼之策,我大明可就真的危险了!”

“这也是为兄为何要立马动身去南京的原因了。”

黎遂球叹了口气:“唉,弟只恐到时候天子和诸位大臣不肯听你的啊!”

“苟利国家,生死以之!”陈邦彦目光炯炯,神色坚定:“此局不仅关系大明安危,更关系着亿兆汉家百姓的命运,不管结局如何,吾都会竭尽全力!”

“说得好!”黎遂球抚掌而叹:“冷斌兄且稍缓几日,弟特意在佛山订造的三百门斑鸠铳已差不多铸好了,到时候弟派人把斑鸠铳运到令斌兄北上的海舶上随你一起北上。”

“铸造三百门斑鸠铳所耗银钱不小,你哪来这么多现银?”陈邦彦有些疑惑的道。

黎遂球哈哈一笑,道:“承蒙祖上恩泽,留下数百亩薄田,如今时逢国难,正好济用了。”

陈邦彦闻言一愣,道:“你变卖田产了?”

黎遂球眉头一挑,假装生气的道:“怎么,只准兄长许身为民,不准弟慷慨报国吗?”

“美周(黎遂球的字)误会了。”

黎遂球见陈邦彦神情有些窘迫,不由轻笑了一下,道:“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等令斌兄到了南京后,麻烦将这些威力强大的斑鸠铳献给前线的将士们,弟还要看着他们用这些斑鸠铳杀贼驱虏呢!”

陈邦彦颔了颔,郑重的道:“放心吧,为兄一定将这些军械送到前线将士手中。”

几日后,陈邦彦携着呕心沥血而成的万字平戎策和黎遂球送来的三百门斑鸠铳,告别了好友家人,从广州登上了北上的海舶,临行前他写下了一诗以作赋别之用:

扬尘伐鼓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夜渡可能知大漠,日边何处是长安;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

只身赴京,仅为了实现一个匡扶社稷的理想!

①陈邦彦:字令斌,岭南三忠之,早年设馆讲学,为南粤硕儒名师,北都沦陷,清兵入关后,陈邦彦结束讲学,携呕心沥血之作——《中兴政要策论》,只身奔赴南都,因内容主要涉及抗清,故不为正力主“联清灭寇”的马士英,史可法等南都重臣采纳。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清军李成栋部围与桂林,陈邦彦联合陈子壮,张家玉等人,起兵攻广州,围魏救赵,逼李成栋回援。桂林最后虽解围,陈邦彦却不幸兵败被执,惨遭凌迟,其子皆战死殉国。

②黎遂球:字美周,岭南前三家之一,爱国主义诗人,理想主义者,甲申之变后,小福王在南都建朝弘光,国难之际,黎闻讯后即变卖田产,出资制造了斑鸠铳三百门送往南京,援助军队,隆武二年五月,清军攻入赣州,他率数百义兵与之巷战,身中三箭而死,弟遂洪同殉节。是明朝版的爱国主义理想者。这里剑客特意把他的事迹展现给读者朋友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