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子到底是何来历?怎会在阳帝身边?看样子,她似乎与阳帝的关系匪浅。这阳帝到底走了什么****运,捡到这么大便宜!看来以后要小心了,天子层次的高手,绝对能够轻易杀死我!”张均暗暗道。
但随即他又想到:“若能将此女击杀,便可再得十万功德,对我而言是两全其美之事。然而对方可是天子啊!如何才能击杀呢?”他顿时陷入了苦思,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一晃就到了第二天,张均突然收到大皇子的请帖。同时受邀的还有二皇子、五皇子、凌天侯等人。张均作为主帅,自然要给大皇子面子,于是应邀前往。赴约之时,他一人前往,并未带别人。直觉告诉他,这次宴会只怕与阳帝有关,他倒要看看,那阳帝要搞什么名堂。
抵达大皇子的行宫之后,张均就看到众人都已经到了。那阳帝和宫装女子就坐在二皇子身旁,二皇子扫了他一眼,目光有些阴冷。张均心中一动,他来到大皇子左,向众人点点头便坐下了。
大皇子看人齐了,笑道:“今日本皇子宴请诸位,有大夏最好的舞姬,也有大夏最好的美酒佳肴,大家务必尽兴,不醉不休!”
说完,他拍了拍手,便有十名艳丽的舞姬出来表演,轻歌漫舞,浅吟低唱。众人专注地欣赏歌舞之际,阳帝突然拍案而起,叫道:“张均!”
张均神色不变,非常镇定,他冷冷扫了阳帝一眼,道:“放肆!你一个没品没衔的东西,还敢直呼本王之名?”
话落,宫装女子突然冷冷地一眼扫过来。张均早有准备,他瞬间以一百点功德,换取了一次避免攻击伤害的机会。在此期间,任何施加到他身上的攻击,都将无效。女子那轻轻一扫,暗藏天子威仪,一举便可让他重伤。
当然,因为免除了对方的伤害,张均丝毫感受不到什么天子威势,只是看到女人扫了他一眼而已。他于是微微一笑,朝宫装女子挑了挑眉毛。
女子大感意外,她本以为能在目击之下,让张均受伤出丑,哪知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阳帝更是又惊又怒,戟指张均道:“张均!你有什么资格做西线的三军统帅?我阳帝今日便要挑战于你!”
张均倒真没把阳帝放在心上,对方一出现他就看出来了,八阶法王而已,尚不如他。倒是宫装女子让他非常忌惮,他总不能时刻用功德抵消别人的攻击。同时他心中也有疑惑,女子明明是功德碑想猎杀的目标,又是如何修炼到天子层次的?
要知道,修为达到了天子层次,就意味着深受上苍眷顾。一个受上苍眷顾的人,又为何要被功德碑列为歼灭目标呢?
眼看张均居然正眼都不瞧自己一下,阳帝大受刺激,居然踢开面前的桌子,大步朝张均走去,一边走一边沉声道:“张均!大夏先例,小兵亦可阵前可夺帅!我阳帝今日就要夺你的帅印!”
大夏确实有阵前夺帅的典故,张均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传闻大夏开国之际,大将闻雄领五百亿大军攻敌,屡战屡败。忽一日,一名地位卑微的小兵站了出来,先是批评闻雄的无能,最后要挑战他。闻雄大怒,当场表示若对方能胜他,便让出帅印。
结果自然就是那小兵出乎意料地胜了闻雄,从而成为当世大将,而那小兵的名字叫申虎,是大夏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之一,名传青史,其事迹和军功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阳帝这个时候站出来,文明挑战张均,张均不敢瞧不瞧得起对方,都要正儿八经地应战。他看着阳帝,轻蔑地道:“阳帝,你不要觉得有了靠山,就能在本王面前嚣张,本王今日一定要好好教训你一顿!”
阳帝“哈哈”大笑:“张均,你少吹大气,可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有何不敢?”张均站起身,“你要与我比什么?武斗?”
阳帝收敛了笑容,一字一句道:“我要与你比三样,第一比力气!第二比运气!第三比胆气!咱们三局两胜者为赢,你若是输了,就要让出帅印!可敢吗?”
“你一个废物,本王有何不敢?倒是想知道,你阳帝若是输了,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阳帝淡淡道:“条件随你开。”
“那就把你身边这女人送我。”张均道,“可敢吗?”
阳帝一愣,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张均会开出这样的条件?不过他马上就笑了,因为他有必胜的信心,又何必考虑会不会输呢?当即道:“好!我答应你!”
宫装女子的表情有些奇异,他看了张均一眼,又看了阳帝一眼,似乎在思索什么。
张均摇头道:“你必须让她亲口承诺才行,否则本王信不过你!”
阳帝无奈,他看了宫装女子一眼,后者淡淡道:“我承诺,阳帝若败,我便是你的人。”
不知怎的,听了这句话的阳帝心中一沉,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他很快就甩开了这个念头,大声道:“张均,你现在相信了?”
张均点头:“勉强相信。”
“好!我们先比力气!”阳帝的脸上,又恢复了自信的神采,“当年禹帝治水,铸鼎镇压九洲水眼,每一尊鼎都奇重无比,我便与你比一比,哪个举起的鼎更多,如何?”
二皇子这时微微一笑,道:“本皇子已然从夏皇那里,借来了十二只禹鼎,应该足够二位使用了吧?”
话落,他一挥袖,便有十二尊青色的宝鼎,从虚空落下。每只鼎落地之时,大地都狠狠颤抖了一下,虚空都似乎为之凝固。
看到这十二尊青色宝鼎,张均的眸子就是一亮。他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宝鼎比他手中那只次位面级数的药鼎还要非凡,至少是半位面级数的法器!而且,这十二只禹鼎之间,有种莫名的联系。关于禹鼎的传说,他自然也知道。传闻当初大禹治水,遭遇诸多困难,后来铸大鼎镇压水眼,这才消弥了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