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冰棍儿的全套设备器具,其实也不需要杨怀仁多么操心。
需要的只是他比划出一个大致的流程和形制,在已经有的几样器具的基础上,让庄子里的木匠和铁匠们自己去琢磨,相互配合着搞出来就行。
果然没用三天,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案就出来了,经过试验之后,量产冰棍儿的想法就可以很快实现。
实际上冰棍儿主要成分还是水,含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成本也不高,稍微贵一点的原材料就是水果,糖霜和牛奶而已。
看上去材料消耗很大,可平均到每一支冰棍儿的成本上,就微不足道了。
硝法制冰所用的硝石,当然需要用纯度高的,价钱也相对贵一些,但硝石是可以反复使用的,重新回收的方法简单,整个过程中的损耗比例也很低。
推广的事情嘛,就更不用杨怀仁操心了,赵頵和赵佶吃过了冰棍儿,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好处,特别是才十一二岁的赵佶,说白了还是个小屁孩,这东西他最喜欢。
连锁的那些酒楼都乐得见到杨怀仁这位少年厨神又搞出了新食物,他的名头和口碑一向不错,他们就更不会怀疑冰棍儿在这个夏天的受欢迎程度了。
事情有别人上杆子帮这他去办,杨怀仁也乐得清闲。两个老婆的肚子都鼓了起来,他也有了时间多陪陪她们。
这一点杨母对杨怀仁是有些抱怨的,虽然搞不清楚儿子到底在忙活些什么,但是在她看起来,就是瞎忙活。
眼下杨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位夫人的养胎工程,而不是什么学院工程。
在她眼里,学院工程什么时间都能建,早一天晚一天的,能有什么大碍?倒是韵儿和莲儿肚子越来越大,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传宗接代,在老一辈心里,就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事关重大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杨母就说这关系到她百年之后有没有脸面去见老杨家的列祖列宗。
母亲每次拿出祖宗来说事,杨怀仁只有服服帖帖的份,一个字都不敢言语了。
杨母的这种理论,杨怀仁也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即便到了现代,百善孝为先,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把繁育后代当回事,那你就是不孝顺父母,不尊重祖宗。
杨怀仁不是不当回事,而是他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他总是笑着说他就是最原始的农民,种地从来都是只管种,不怎么打理,然后就看天等收成。
杨母没有笑,看那一副急切的样子就像是要扒开杨怀仁的脑袋瓜子看看自己的儿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儿子现在是郡公了,在庄户们和老百姓眼里的地位是超然的,她自然不能真的动手失了斯文。
杨怀仁的确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因为他插不上手。杨母是真的把两位儿媳妇的养胎当做了一项世纪大工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