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你怎么看?”
“陛下圣明!”
“陛下所说的便是臣所想的!”
“放屁!朕还没说要怎么批复呢!”
“陛下雄才伟略,心里定然早已有了答复!陛下所想的,便是臣所想的!
”
张不疑毕恭毕敬的站在刘长的身边,神色是那么的庄严,就连这么奉承的话,被这厮说出来,也是那么的正气凌然,仿佛是在宣誓一般,那庄严的表情,看的吕禄都直摇头,果真是一代贤相啊。
刘长却被这番话弄得哭笑不得,“好,好,既然朕所想的就是你所想的,那你说说,朕是怎么想的?”
张不疑毫不迟疑的说道:“陛下定然不会看着蛮夷对大汉无礼,也一定会支持吴国出兵,可如今群臣反对的厉害,尤其是周昌那厮,他纠结百官,奔走呼告,还想要带上季布来弹劾吴王...陛下定然是会批复吴王,不要急着作战。”
“陛下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出兵,若是吴王私自出兵,那就让他用军功来为自己赎罪!”
刘长摇着头。
“朕确实会允许吴王用兵,可是,朕不会让吴王来背负这个罪名。”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张不疑急忙说道:“臣愚钝,智不比陛下之万一,陛下所想,是臣所不能想的!”
吕禄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刘长的大治,解放了一个历史上很想干一仗却因为国力的限制而无法行动的大老,历史上的文帝时期,大汉与匈奴的交锋之中,尚且处于战略防守,因为刘恒所遇到的是稽粥所统帅的前所未有的草原大帝国,而那时的大汉,一言难尽,刘恒和刘启几十年的奋斗,方才给刘彻积攒下了足够反击的家底。
刘恒和刘启的文景之治有多大成效呢?
按着史料的记载和分析,学者分析出汉初的人口在1600万上下,而在刘彻登基的时候,大汉人口大概逼近了3800万,到汉武帝晚年,大汉人口大概是在3200万上下....在昭宣之后,大汉人口爆炸,一度达到了5000万。
刘恒这些年里治理吴国,成效也同样巨大,吴国的一些都城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原的水平,作为落后的南方地区,户籍大增,耕地面积不断增加,铜铁出产暴增,百姓安居乐业,诸侯王们都不明白刘恒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刘恒所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跟他们做的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轻徭薄赋,都是礼贤下士,凭什么你的成效就如此巨大呢??
同样是轻徭薄赋,而历史上的文帝曾在14年的时候取消过全国的田租,直接就不收税了,很多人就开始反驳,文帝免税,可他收赋!有种让他把赋也免了,于是乎,文帝就将原先120钱的算赋改成了40钱。
刘启将阿父废除的田租再次收了起来,不过还是按着他阿父的要求,三十税一,并且下了死命令,想要将这个作为大汉的制度保留下去,算赋嘛....刘启还是提升到了120,毕竟,他那个时代要打仗,等到了刘彻...咳咳,咱们还是不说了,说说他孙子吧,刘彻的孙子又重新减轻税赋...
刘恒做的事情,也是其他诸侯王们所做的,只是,可能方法上有些不同吧。
毕竟要求别人勤俭的诸侯王很多,可整日身穿黑色的粗衣,脚着生皮制成的鞋,用皮带系剑,以莞蒲为席,不治兵器,絮衣无饰,衣服破了还要缝补缝补再穿上的诸侯王就这么一个了。
要求善待百姓的诸侯王很多,可每年都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和部分国家的财产来帮助孤寡老幼的就他这么一个。
礼贤下士的诸侯王很多,可让大臣吃肉自己吃素菜的就这么一个。
轻徭薄赋的很多,可不舍得为自己盖一个房,直接免掉税,再将赋砍七成的就这么一个。
吴国如今这发展速度,甚至隐约超过了当初唐国的发展速度,这样的一个人,让他当诸侯王都有些屈才了,而且他不只是治理吴国,他将南越闽越地区一手抓,这些诸侯国都听从他的号令,那里的百姓不认自己国君反而认他,这就很离谱。
经过了长年的发展,吴国兵强马壮,国库里堆满了粮食,连带着南越等国,发展也是迅速,人丁兴旺。
刘恒并非是为了开疆扩土的名声而准备去作战的,南方一直都缺少人力,而刘长先前接见了大夏国的使者,证明了南方这边也能前往身毒,刘恒准备进一步开发南边,将这里的山林变成耕地,将这里的蛮夷变成百姓,修建城池港口,试图用水路或者陆路的方式来打通与身毒的联系,用彼之力来治我之国。
而刘长知道,自己这位兄长既然说了要出征,那他就是有一定能轻松战胜的信心。
以四哥那个谨慎程度,没有十足把握,他是绝对不会上书的。
但是群臣就不这么想了,先是在尚方投入巨大,投入那么多,成效那么少,这也就算了,还四处打仗,老是攻打一些不毛之地,打下来除了开疆扩土的名声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
在那个时代,开疆扩土确实是功劳,但是也得看土地怎么样。
先前攻打朔方等地,遏制匈奴,群臣没有多说什么,哪怕攻打河西,他们也不说什么,毕竟河西这地不错啊,是大汉天生的马场,还能成为重要的耕地,可是西域...群臣就有些看不动了,虽然西域有些土地是不错,可距离那么远,人口稀少,来回就要几年,占领这个有什么用处呢??
与外贸易联络?行,继续忍着。
可随后又是滇国(今云南),穷山恶水,处处都是山,屁用没有,大汉攻下这里之后,每年反而还要倒贴钱,他们给的税收都不够在这里修路的!
至于马韩和扶余,群臣实在想不到攻占他们的好处,马韩(今韩国)还行,扶余(今吉林,辽宁北部)只有少数的领地是适合耕作的,其他那都是苦寒之地啊,鸟兽都不能活命,大汉占下来做什么??耗费那么多国力,就为了你开疆扩土的好名声吗???
大臣们是渴望土地,可你不能拿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恶心人啊!
吴国如今要攻打的那两个地方(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更是鸟不拉屎之中的鸟不拉屎,处处都是山林,没有像样的耕地,当地人都穷的吃土了,你这是打仗还是在扶贫呢??打下来还得喂养他们,还得倒贴钱,拿将士的性命换这个到底值不值当??
这都是以周昌为领袖的大臣们所共同的想法。
所有的这些,都被群臣们认为是刘长好大喜功的表现,白送都不要的土地,你居然要派人去攻打??
在这次的朝议时,群臣的态度非常的坚决。
刘长却半点都不慌。
无论群臣说什么,都只是咧嘴傻笑着。
“好,周相说的有道理啊!”
“蛮夷之人,不服管教,不再往来就是了,何以出兵征伐呢?将不以怒用兵,国不以怒用兵,周相这句话,深的兵法与治国之精髓啊!”
刘长奉承了几句,周昌却很是谨慎,谁知道这个家伙憋着什么坏水呢?
果然,刘长很快就说道:“不过,朕只是懂得一些冲锋杀敌的办法,用兵之事,那是由太尉来负责的,朕已经将吴国的情况送到太尉那里,请求太尉来决定,诸位若是有什么意见,可以派人告知太尉,朕就不再理会了....”
坏了!
!
怎么忘了皇帝手里还有这张王牌呢!
韩信会去搭理这些朝臣派来的人吗?
显然是不会的。
那他们能说服韩信吗?
显然是不能的。
韩信在庙堂里是有着超然地位,从不与大臣们往来,而大臣们就更不敢跟他往来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已经谋反了两次的人,谁知道还有没有第三次,武最的事情给群臣留下了两个宝贵的教训,家里不要养巫,无聊的时候不要乱串门!
朝议在无奈之中结束。
当刘长得意的回到厚德殿的时候,张不疑情不自禁的送上了吹捧。
“陛下!
”
“陛下圣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