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尽管如此,北齐在淮南地区仍然享有着最大的优势,所以也就拥有足够的筹码与江陵之间进行交涉谈判。别的不说,单单江北那几座重镇,无论萧绎被涮了几次,在凭着单纯的武力无法夺取回来的情况下,只要北齐拿出来做诱饵,萧绎就难免不会动心。
不过北齐在淮南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除了眼下所面临的这些麻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患,那就是被荆州军府所占据的义阳。 只要义阳一日不在其掌控之内,那北齐如今所占有的淮南领土就存在被西魏侧翼袭击扫荡的可能,李泰之前坚持分兵驻守将义阳捏在手中,如今这一战略优势便显现出来了。王僧辩之前甚至愿意将合肥拱手相让,只为换取荆州军府与之共抗北齐大军,原因也正在于此。
从战略层面而言,放弃一些过于深入的江北镇防,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义阳,将整个淮水流域都掌握在手中,无疑是更加合理且利益更大的一个选择。
所以说从理论上而言,北齐所提出来的这个合作模式是成立的,而且也非常符合北齐与南梁双方的各自需求。因为眼下的荆州总管府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虎视眈眈、影响境域安全的恶邻。
现在需要讨论的一点是,如果北齐当真要向义阳用兵,能够出兵多少、进行多大的投入?在此之前,荆州方面需不需要继续加强一下义阳的防务?
在场众人对李泰所点出的一系列问题也都听得很认真,但却鲜少能够提出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意见。
这也是荆州总管府长期以来的一个弊病了,群属们都习惯了李泰设置一个前瞻性的目标和框架,他们则负责推动实施,执行能力非常的出色,但是讲到开创性和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则就严重不足。
倒也不是总管府群众尽皆庸才,实在是后三国局势变化实在是太迅速了,尤其是侯景之乱发生之后,整个世界仿佛安装上了加速器,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频频上演,哪怕再怎么机智之人面对这波诡云谲、变幻莫测的局势,都不免大生想象力严重不足之感,更不要说对所有事都能做出恰当的应对。
荆州总管府就是在这种大势之下快速的壮大起来,群众往往都还没有适应当下这个局势,便被李泰拉着快速的进入了下一个战常幸在李泰一次次的判断成功,使得众人只需要埋头苦干,根本不需要停步思量。
长孙俭新入军府,倒是还没有被这种氛围同化,眼见众人鲜有创见,他在稍作犹豫一番后,便站起身来说道:“依卑职所见,眼下对于东贼于淮南动态其实不必过于关注。义阳依山傍水、本就易守难攻,贼若不使雄兵,绝难攻定。于我而言,义阳即便失守,仍有三关之险,随陆之地仍然可保周全。
当今最重要,还是应该专重江陵方面,修甲饲马、积谷备战。一旦攻定江陵,则江汉之间悉为我有。义阳方面即便用力再多,短时间内也难与东贼争雄淮南。若我突然增兵义阳,反而会令东贼淮南之众惊疑不定,仓促求援,届时即便不欲交战,恐怕也在所难免了。”
“长史所言不无道理,当下用计的确是要偏重于江陵。但是义阳士民既然托庇于我,我也绝对没有要将其城拱手让人的道理。齐贼几番谋我于淮上,皆铩羽而归,但仍贼性不改,着实可恨1
长孙俭所言虽然也是持重之计,但这却并不符合李泰的心意。且不说被动防守、一味退让本就不是李泰的风格,他接下来的图谋也让他不能做太保守之想。
北齐与南梁理论上存在联合的可能,或者说北齐有想要夺取义阳的意图和尝试,这都不符合李泰对接下来局面的设想。
他所谋甚大,仅仅只是单纯的拿下江陵实在有些辜负这数年的经营布局和养精蓄锐,现在即将踏出重要的一步,当然不允许有太大的变量威胁到他之后的行事。
“还是要先做一场啊1
略作沉吟后,他还是打算在江陵之战正式开始前解决一下北齐这方面的麻烦,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眼下正有一个天然合适的盟友可以争取,那就是江东猛男陈霸先!
萧老七你想跟北齐眉来眼去威胁老子,老子就先联合你国中大将把北齐打个满脸开花。
对于别人的话,他还有所保留,但是对于陈霸先,他却觉得彼此有不少的共同话题可聊,谁还不是一个心怀的卢梦想的志气少年?说的好听叫老大,说的不好听,你算个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