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主公我不想加班 > 第六十八章 天下一统,刘备受禅

第六十八章 天下一统,刘备受禅

所以最后袁术也只是被罚做20年苦役来赎罪。

自此大汉内乱基本上算是平定了。

而孙策算是直接并入了刘备军中,更何况其实如今的吴地他也拿得不稳。

干脆让刘备解决算了,只不过他的要求中还有一项。

如果再有战事,希望优先考虑他。

并且让黄祖到他父亲目前磕头。

黄祖如实做了,而孙策没想到的是刘备和刘表也来了。

而刘备和孙策交流之后,孙策才知道当年其实自家老爹在诸侯讨董的时候,就跟刘备关系还不错。

也算是对胃口,一起并肩作战过。

虽然刘表和黄祖的杀父之仇不能忘。

但是孙策还是很懂事地没有在刘备面前追究责任。

不过至于多年之后,他们成为同事的时候会不会内斗。

那可就不好说了。

孙策到了吕布的手下担任副将。

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知道吕布是天下武道第一人,希望能够跟在他身边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靠军功提拔。

刘备也一一应允。

吕布对于这个在武道上颇有天赋的年轻人也感觉不错。

虽然没有达到赵云的程度,但是确实可以让自己平时练武的时候多活动活动筋骨。

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刘备需要去解决的。

是曹操的问题。

曹操在收到了陈琛的信之后,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宣布加入己方阵营,并且宣布了听调不听宣的公告。

其实刘备有些想知道缘由的。

但是他们两人再度相见的时候,却发现对方的状态和之前所见大有不同。

如今的刘备意气风发,一统大汉,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头上的头发乌黑发亮。

可曹操似乎这些年有些疲惫,刘备都能够从他的鬓角看到几分白发。

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多了。

“晋王殿下别来无恙啊。”

曹操看到刘备的时候,却也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丝不甘。

这样的刘备,自信,勇敢,有理想,似乎正如这个经历过重创之后,满目疮痍的大汉正在奔向的未来。

这样的英雄,确实是值得这样的幸运。

“孟德兄,生疏了,你我还是兄弟相称便好。”

刘备自然地揽住了曹操的肩膀,和他一起往亭中走。

“不愧是玄德公,果然是天下英雄。”

曹操感慨道。

“哈哈,在我看来,孟德兄也是天下英雄。”

刘备言语不似作伪,是真的欣赏曹操。

“不知道孟德兄接下来有什么想法?你的曹家军,我可以答应不动,也能够尊重你接下来的选择,但是我想知道先生给孟德兄写的信里说了什么?”

“能让孟德兄弃暗投明。”

刘备是真的狠心答应曹操这个条件的。

只不过他也有足够的魄力和信心,尽管曹操能够成为军阀,自己也能够在大汉的土地上压制住他。

为了大汉的一统,他就要去冒这个风险。

曹操倒是没想到刘备是为这个而来。

他笑了笑。

“哪有什么信,陈子顼只不过是给了我一张字条而已。”

他伸手进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竹管,将小竹管中的字条取出来交给刘备。

刘备有些好奇地打开了字条。

只见字条上只有一句话。

“孟德可还记得当年所想的大汉征西吗?”

“这?”

刘备可不知道曹操的梦想是什么。

“哈哈。”

“请玄德公赎罪,操此次所言听调不听宣,是想资源前往西域,再开我大汉西域都护。”

曹操站了起来,看向了空中的云。

他并不高大的身材,却有着高耸入云的灵魂。

或许能够像他这样看得开人间是非成败的,应该也不在多数吧?

去西域都护府,那基本上宣判着老曹今后再也没有机会对大汉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他却可以自由地追逐属于他的梦想。

为大汉开疆拓土,名留青史。

刘备没有说什么。

兴平元年腊月。

曹操受封许侯,大汉征西将军,兼西域都护,统率其所部兵马,来年开春出发前往西域。

并且听调不听宣,再开河西走廊。

至此天下初定。

只不过有些局部地区还是会存在着问题。

比如吴地山越,益州南蛮,以及交州士家还不知道中原这边的情况。

不过这些问题都已经算是小问题了。

基本上派遣人才就能够很好地处理。

兴平二年初,元月。

汉帝刘协宣布禅让帝位,由晋王刘备为新汉帝。

自此,大汉三兴,虽中途曲折多舛,最终还是天下归汉。

刘协得号献,史称汉献帝。

汉帝刘备在长安受禅之后,册封刘协为汉中王,食邑汉中,以纪念大汉开创者汉高祖刘邦,也有大汉重新开始的意味,毕竟,此汉为季汉。

而刘备登基为帝之后,年号定为天授,此国号是听从陈琛的建议。

天授元年。

刘备立青云阁,册封青云七君,以陈琛陈子顼为首,其后有荀攸、郭嘉、荀彧、毛阶等众,为开国七大文臣。

另有凌烟阁,册封凌烟二十四将,其中以关羽为首,其后有张飞、赵云、吕布、张辽、徐晃等众,为开国功勋之将。

陈琛得封安国公,食万户,官封丞相。

其实理论上来说,大汉并不封公,最高的爵位也只是到列侯。

但是陈琛对刘备的意义太过于特殊,所以破例封公。

就算是关羽和张飞,也只不过是封侯而已。

而其他文臣良将,也都得封列侯,安排到了各自适合的官位上去。

可以说,刘备对自己麾下的所有人,刘备是最优待的。

但是并没有任何人有什么意见。

一是陈琛确实居功至伟,刘备能够有今日,无他不可为。

二是陈琛对刘备麾下名臣良将多有恩惠,而且性格随和,人缘好。

三是陈琛从未有结党营私之嫌,就连家庭组成,都只是最普通的一家几口人。

安国公,实至名归。

而之前陈琛在邺城所规范建立起的体系,也在大汉一统之后,得到了推行。

在经过了短暂的修缮维护之后,刘备宣布迁都回洛阳。

开始了大汉新的生涯。

而迁都之后最重要的第一件事。

是主持陈琛的大婚。

值得一提的是,陈闲和蔡邕因为是陈琛家人,他们拒绝位列名臣表中。

尽管为刘备势力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并且之后还推广了天下各州府的书院建立。

但是他们也都只是欣然接受了一个无实际食邑的侯位。

不过其实他们两之前就已经有侯位了。

所以这都到了蔡琰和草儿的身上。

女子封侯,倒是第一次,不过这种小打小闹,也没人在乎了。

谁敢得罪年方二十的安国公呢?

那可是皇帝的心头宝。

不过,哪怕已经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这里养老,但是陈琛却还有一些别的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