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之中,会锻铁的人多吗?”
“回殿下,足够了。”回答夏桓的同样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夏桓记得,此人也是四支番军之中的一人,名叫郑铎。当初,他被田文算计,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最先冲出来的便是郑铎。
“将人手悉数召集起来,在城南外,圈地二十里,本王另有所用。”
“喏!”郑铎也没有问夏桓要干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应道。
“从你的番军之中,抽出两千人负责外围的防卫。另外,从长秀军之中,抽出五百人,负责内部的防卫。外部你来负责,内部,让王言去。”
“喏!”
虽然夏桓的语气之中,对郑铎的番军有几分不信任的味道,但是,郑铎依旧没有任何不满的神色。
对于郑铎,夏桓也从为数不多的接触中略微了解了一二。
这是一个和他一样的人,是个不争的人。
可是,这样的人,若是争起来,也定然会令人大吃一惊。
夏桓之所以要召集荥阳的工匠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为了锻造兵器。
自战国以来,铁器的锻造越来越成熟。
相比起较软的青铜兵器,铁器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可是,铁器不但铸造起来麻烦,铁矿也同样不多。
昔日战国之中,也只有韩国用的是铁制的兵器。因此,而被称作了劲韩。
韩国之所以能被称作劲韩,最为根本的原因,便是荥阳南面的铁矿。
正如在颍上时三皇子所说的那般,汉国虽然败了,但是不论是汉皇还是底下的群臣,都不会咽下这口气。
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汉国定然会有所动作。
因此,夏桓必须要在此之前,打造出一支精兵劲旅来。
不过,夏桓兵少,人数之上是定然占不了便宜的。所以,只能在训练以及装备上寻找优势。
楚国的养兵制,从二十多年前,便已经有了改革。
除了直属于朝廷的番军外,封王的番军,所有的开销都要由他们自己负责。
三川虽然富裕,但是要想支持一支数万人的劲旅,还是有些吃力的。
要想打造精兵劲旅,无非离不开钱财罢了。
从颍上而来的长秀军,大部分本就是颍上人。更有一大部分是城北匠人出身。
既然是匠人,自然对各种工艺了若指掌。要想造一些瓷器,到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比起颍上造的那些用于观赏的精瓷,夏桓的目的还是那些用来吃饭盛酒的瓷器。
这些瓷器制造起来工艺没有那般苛刻,而且需求也更大。
依靠着三川的地理位置,相信这些瓷器会比那些运输成本高昂的颍上瓷器更受欢迎。
除此之外,荥阳坐拥铁矿,同样可以锻铁炼兵。
优质的铁器用于制造兵器,劣等的,同样可充作民用。
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且,荥阳这般死板的布局同样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