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助自信道:“只收没有物理硬伤的书,所有书都会经过重新修整打磨,以及臭氧机一个半小时杀菌,再加上无菌塑封,足足十几道工序……”
“处理完基本九成新,很多用户说好像打折买到新书一样!”
沈锋点点头,让人想起岛国著名二手书零售店BOOKOFF,由于光鲜明亮的空间以及翻新商品的技术,被认为打破传统古书店的形象。
见大神认可,猫助更加兴奋道:“我们还想把卖书体验做到最优,用户只要扫条形码就能卖书,顺丰直接上门收书。”
“为了照顾搬家毕业一单超过百本以上大户,团队还考虑派人上门帮忙清点。”
“当时第一单用户就是蒋方舟呢!”
不得不说面前的胖妞看似萌萌哒,但商业思维很清晰明确。
在沈锋看来,多抓鱼很像是反向做了豆瓣没有完成的社区到交易的闭环,直接以工具切交易,再向社区发展。
毕竟社区的核心在于人,关键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用,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氛围。
“您别看我们现在只收人文社科、商业名著,主要因为体量还很小、循环不是很完备的时候,必须要保持跟用户的口味是相通的,才能让信息交换效率更高。”
“未来多抓鱼绝不做小而美,受众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逐渐包罗万象,我希望能成为最大的二手书交易平台!”
沈锋露出微笑,有野心是好事,问道:“算法如何解决?”
“我们借鉴的是头条算法,早期数据积累不足时,只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收书,比如一折收,然后三折卖。”
“但现在能做到保证百分之六十毛利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两端动态调价,这意味着某些稀缺旧书可能比新书还贵,比如《巨婴国》的价格是原价的2.7倍!”
沈锋听完,对小胖妹更加刮目相看,要知道由算法决定书的收取标准、动态定价、以及书和用户的信息匹配,才是决定未来能否自动高效地运转的关键。
这个系统很难搭建,需要考虑周全的经济学模型,保证市场供需平衡,平台自身利润,以及和京东亚马逊等综合平台的价格竞争……
猫助小声爆料道:“其实我们的CTO就是头条出来的!”
沈锋恍然大悟,难怪算法玩的这么溜。
听到这里没什么可说的,沈锋站起身,伸出手道:“两千万现金加百万赢家全渠道,还有二十家线下书店资源……”
“百分之四十股份如何?”
“没问题!”猫助仿佛听见之音,赶紧站起身,刚想握手,发现手心湿漉漉,赶紧往腿上一擦,激动道:“多谢大神!”
让李南君带着签合同,小胖妹挺聪明,以后多跟着可儿老宋小文子混混,又是一个潜力股。
多抓鱼这个项目踩在两个节点:一是二手、租赁等循环商业模式,顺应国内社会所处的经济增长放缓期。
二是读书这件事,已然成为解决中产焦虑的安慰剂。
九零后和父辈不同,新一代消费者不再执着于对物品长期占有,更看重当下对物品的使用,并愿意把自己的闲置物品与他人分享。
无论服饰、电子产品、家居等领域都出现不少垂直平台,更不用提闲鱼、转转、京东等巨头加持的亲儿子们。
毕竟漂泊在外的空巢青年突破五千万,
每一次搬家和远走,
真正留在身边的东西又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