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魔幻科技工业 > 第102章 砸盘

第102章 砸盘

“行,那我先看看,一起研究下。”刘炽点了下头,接过李海青递过来的U盘,直接插到自己办公电脑上。

四人看到刘炽操作电脑,也围了过来。

刘炽在屏幕上连点几个,找到文件夹,点击打开。

半分钟后,刘炽退出电脑道:“这屏幕太小了,不方便,到我实验室上看。”

“......”

“卧槽。”

“靠靠靠,刘炽你这实验室高级啊。”

“得多少钱啊。”

“土豪啊。”

“行了,先办正事,回头你们自己建一个不就得了。”刘炽一边打开服务集群的控制电脑一边道。

“你说得到简单,这个要多少钱啊?”

“也不多,上面一层有一个服务器集群一亿多,这些设备加起来十亿左右。”

“靠...!”

“别说了,说了闹心。”

“!!!”

“......”

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把U盘插进USB接口,点开刚才看的文件夹。

“你们用的是三机心?”刘炽看了几眼,皱了皱眉头问道。

“对,三机心能很好的保证精度问题和平衡性。”

“三机心确实是能很好的保证精度,但是,如果转轴和轴承精度不行,那反会起反作用。”刘炽把转轴位放大指着屏幕上轴承位道:“你这里精度是多少,达到你的设计要求吗?”

“数据上是OK的。”

“上下四个轴承都没问题?”

“没问题。”

刘炽看了半小时之后,有点不解的问道:“你们没有考虑过气温的作用?”

“气温???”

“你们不会没考虑吧?”刘炽说完又补了一句:“热涨冷缩啊,大哥?”

“这个我们自然会考虑到,但是这个已经是我们能买到精度最高的轴承了,而且我们问了生产厂家,他们说能达到我们要求的。”陈松有点底气不足地道。

“他们说,你就信,经过测试了没有?”

“我们又不是你,有一个现成的实验室。”李海青一脸鄙视道。

“说得也是。”刘炽点了点头道:“精度达不到,基本就是材料问题。”

“机床精度主要原因,正常分为三点;1车间环境温度的变化;2电动机发热和机械运动摩擦发热。”

“3切削热以及冷却介质的影响,造成机床各部的温升不均匀;导致机床形态精度及加工精度的变化。”

刘炽见三人不说话,便道:“我举个例,在一台普通精度的数控铣床上加工70mm×1650mm的螺杆,上午7:30-9:00铣削的工件与下午2:00-3:30加工的工件相比,累积误差的变化可达85m。”

“而在恒温条件下,则误差可减小至40m!”

“再如,一台用于双端面磨削0.6~3.5mm厚的薄钢片工件的精密双端面磨床,在验收时加工200mm×25mm×1.08mm钢片工件能达到mm的尺寸精度,弯曲度在全长内小于5m。”

“但连续自动磨削1h后,尺寸变化范围增大到12m,冷却液温度由开机时的17℃上升到45℃。”

“由于磨削热的影响,导致主轴轴颈伸长,主轴前轴承间隙增大。”

“......”

“这么说这是没办法解决?”李海青有不甘心的问道。

刘炽想到自己跟上面有关系,也许上面有办法,便对三人问道:“对了,你们现在用的轴承是哪个级别的?”

“P2!这是已经能买到最高级别了。”

“我们买的还是进口的。”陈松补了一句。

“那应该没问题,不过依我看啊,你这个轴承精度,还是达不到你们设计的要求,在三方力的作用下,如果在常温下,精度误差至少超过0.05MM。”

“而我刚才看了你们设计要求,你们精度是0.03MM。”

“那怎么办,这已经是最主高精度的轴承了?”李海青为难的挠了挠头。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轴承问题,我觉得用一个机心的精度比你们用三个的还要高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