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广德是在1948年的夏天结婚成家的。
妻子是他的老师刘玉宏的大姑娘,也就是当年被人称为刘校长家的大小姐,在国高松班插班旁听的刘懿芬。
成家后,仅半年,鲍广德便当上了老师。
当时的鲍家,称得上是个大户了。兄弟5人尽管已经陆续成家了,但仍像当时东北的大多数人家一样,只要父母在,结婚成家后,也仍然在一起生活着。
当了老师的鲍广德,虽然忙碌,但和干农活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比起来,毕竟轻闲和体面多了。
工作地点,虽说离家只3里多地,但有时一忙起来,这午饭和晚饭很难及时吃上,不久,人就瘦了很多。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时间长了,势必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结婚才一年多啊!自己的地皮还没踩开呢!这可怎么办啊?”妻子刘懿芬,一直在为丈夫的身体担忧。
心里有事,脸上自然有所表现。
婆婆柳氏早看出了媳妇的心思。
某日,趁屋子没人时,婆婆悄悄地小声说道:“老四媳妇,这一段心里有事,是不是怕老四吃饭不及时而弄坏了身子啊?”
“是啊!一天两天还行,要总这么天长日久的,真怕把身子弄垮了,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刘懿芬回答着婆婆的问话。
“我早就看出来了。这几天,我就琢磨这事呢,等过几天,你大哥回来,他们哥五人都在时,我把事说了,看看东双坨子,谁家有闲房子,你们就搬那去住吧。但我得先把话说明白了,你们是带着孩子搬出去住了,但不是分家,老四挣的钱粮,分的东西可还是要交到伙儿上的,你们吃的穿的用的烧的,都得从伙儿上给你们拿过去,学校放寒暑假时,你们还得回来住。搬出去住,你就得知足了,不用像那几个妯儿们那样轮饭班子了,各股的孩子加到一起,快20口人了,这做饭,真的挺累的。你尽在学校念书了,屋里屋外的活儿,也不太会干啊!搬出去,人口少,孩子小,做好做赖的,就你和老四两个大人,孩子小,还不会挑食呢,干活儿慢,你就早点儿伸手,磨磨蹭蹭的慢慢的干吧!”
为了工作的便利,更为了让孩子能及时的吃上午饭和晚饭,鲍老太太,让鲍广德搬到了学校所在的屯子住了。
表面上看,当时只是两个大人两个孩子的4口之家,可是每年的清明节一过,农活忙了,农村开始吃三顿饭了,结果这吃午饭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清明节到秋收结束的这段日子里,除了星期天,鲍广德和妻子每天中午做的至少都是9口人的饭。
怎么三顿饭时,家里一下子就多出这么多口人吃午饭了呢?
原来此时,鲍广德的两个小妹妹,正值学龄期,此外,还有大姐鲍玉兰家的两个外甥女,以及大哥鲍广礼家的那个小名锁子,大名鲍海鹏,二家哥的大姑娘也都上小学了。
学校离家只3里多地,这不是离家很近吗?
是啊!
那为什么上学的孩子们不回家吃午饭呢?
人们可能会说,为了不让孩子们上学少跑路,不受累吧?也可能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多学一会儿吧?
也许这些猜测是合理的,但更有可能的是这老太太怕在一起过的那4个媳妇,长年累月的轮饭班子有什么怨言吧?让这几个媳妇看看:老四媳妇,一个念过大书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没在外面躲清静,虽说在外面住呢,她不是也得侍候我的孩子孙子们上学做饭吗?5个儿子,老大,就不用说了,4个小的,就你老四念书了,虽说你现在给官家做事,挣的钱粮多,但毕竟没在地里干过几天农活,没像哥哥弟弟们这么挨累啊!
用今天的话说,也许是这老太太在玩什么平衡的套路呢!
时间过的很快,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几个孩子,陆陆续续的小学毕业了。
付出终有回报。
鲍玉兰的大姑娘许柏青,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土岭县第一中学。这可是当时土岭县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创办的第一所以升学为主的初中啊!能考入一中者,都是当时各区各校的学习尖子,考入一中毕业的学生,即使不再想读中等专业学校或者高中的话,仅凭初中毕业成绩,就能找到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许家从前家中的经济条件好,老一辈几乎都是读书人。受到丈夫许山和小叔子许详,尤其是弟弟鲍广德的影响,没读过书的鲍玉兰特别喜欢上学念书的人。孩子能顺利的考上县城的中学,鲍玉兰甚是欣慰,虽说孩子的父亲不在了,但,孩子的学习成绩,足以告慰死去的丈夫了。孩子初中毕业后,凭自己的所学,找个工作,自食其力是不成问题了,自己的养老也就有了保障了。
鲍玉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微笑,往往喜不自禁地写在了脸上。
孩子要开学了,行李及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了。
许柏青更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
年后就要开学了。
某天晚上,一切收拾利索后,一大家子人,有说有笑地聚到了老太太的屋子里。过了一会儿,只听“哧”的一声,接着一股香喷喷的烧土豆的味道飘了出来。
老太太用烙铁扒了一下炕上的火盆,把埋在火里的土豆扒了出来。只见老太太,一边用手捏着土豆,一边用嘴吹着拿着土豆的手。
把所有的土豆捏了一遍后,老太太说道:“今天的土豆烧的好,火不急,全熟了。锁子,奶奶的大孙子,窝瓜,姥姥的好外孙女,来,奶奶姥姥奖励一下你们两个。这些个念书的,就数你们两个念的好,窝瓜(鲍玉兰的两个女儿,大的许柏青长的是圆脸,小的许柏英长的是长脸,于是两个受溺爱的孩子,被舅妈们形象地称为窝瓜和角瓜)今年考上县城的中学了,顶多两年,锁子也能考上的。过来,今天奖励你们俩一人一个烧土豆。”
刚说完话,两个人便乐颠颠地来到老太太身边,只听得老太太又大声说道:“我告诉你们这些念书的,可不是我偏向谁啊!谁的书念的好,我就让谁吃我的零嘴儿。”
这奖品,也太廉价了吧?
非也!
在当年,这土豆的产量很低,个头儿也很小,大的至多能有鹅蛋大就不错了,多数长的也就鸡蛋鸭蛋那么大,并且又不是很面,口感也不是太好。因产量不是太高,许多人家只能做正餐的菜,是舍不得烧着吃的。能烧土豆当零嘴儿的,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
老太太,刚吃完土豆,只听得屋外传来了两声轻轻的咳嗽声。
人们听得出,是老四鲍广德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