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黑色宿命 > 第245章 秦襄公

第245章 秦襄公

尽管秦人获得了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建国之初,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了戎、狄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国统治者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又退回."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即位后的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才占据了岐山,真正取得了周天子赐给的封地。

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是当时古代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还有不少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秦人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这里筑城,建立根据地,使原来落后的游牧经济变为较先进的农业经济。在秦文公当政的几十年间,秦国在军事上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巩固了岐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发展了奴隶制经济,为以后的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秦文公死后,秦宪公即位。他将秦国都城迁往平阳(今陕西宝鸡),后来又消灭了国都附近的一些小股割据势力,关中西部基本上为秦国所控制。秦武公时,用武力向东、西两面扩展势力,不断取得对戎作战的胜利。经过80多年的斗争,秦国终于建立起以关中为中心、西至今甘肃天水一带、东至今陕西华县附近的强大诸侯国。

秦襄公是春秋初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了基础。因此,司马迁评说:“秦起襄公,章于文、穆、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冠带之伦。”这正是历史不会忘记秦襄公的原因所在。

周幽王这个人更有名,是西周最后一个国君,他是直接导致西周灭亡的一个天子。周幽王在公元前771年遇到了一个灾难。这个时候,有三股力量结合起来,一个是姓申的,申侯。在一个是缯侯,又联合了西戎,三股力量包围了镐京,然后周幽王就点燃了烽火。古代点烽火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隔一段距离修一个烽火台,第一个点燃了,第二个看见就继续点,迅速的传下去,天下诸侯就来了。烽火台一点燃,天下诸侯看见就知道京城出事了,就派兵来救,这叫勤王。但是这次烽火点燃后,大部分诸侯没有来,只来了少部分,所以周幽被王打败了,周幽王被杀,镐京被攻破,镐京的珍宝,还有周幽王最喜欢的一个美女也被西戎抢走。本来周天子是非常有权威的,天子一点烽火,诸侯是一定来救的,那么周幽王点燃烽火,为什么没有人来勤王?这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女,褒姒。

褒姒是褒国献给周幽王的,周幽王很宠爱她,宠爱到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立了褒姒作王后,立了褒姒生的儿子做太子,这么喜欢她。但是褒姒有一个毛病,特别严肃,不爱笑。周幽王特别喜欢看她笑,就是不笑,就没办法了。后来有大臣建议,周幽王把烽火台点燃了,一点燃烽火台,天下诸侯就带着军队马不停蹄赶到京城。到了镐京一看,没有敌人,诸侯都傻了。褒姒一看来了这么多军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问周幽王。幽王解释,烽火一点诸侯来救,我是逗他们玩,褒姒一听,哈哈大笑。这一笑,周幽王太乐了,好不容易逗笑了褒姒,那就经常点烽火,隔两天点一次,点一次诸侯来一次,来一次褒姒笑一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很像中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狼来了,所以大臣就向周幽王讲,这不行。这个烽火你看起来是个小玩意,但它是救命的一个方法,这样闹来闹去,隔三差五点一次,每次诸侯来了都是无事,将来人家就不来了。但是周幽王听不进去,照样点,不过越点来的越少,到最后就所剩无几了。也就在这个时候,被废的王后带着被废的太子回到她爹那儿去了,这个被废的王后不是一般人,她爹是个诸侯,叫申侯。申侯看见自己的女儿被废了,非常恼火,就联合了缯侯,西戎,一块儿进攻镐京。这一次周幽王真的急了,再点,大部分诸侯都不来了,只来了少数几个。所以周幽王打败了,被杀了。来的少数人几个中间,其中一个作战特别有力,这个人就是秦始皇之前三是五代国君的第六位,也就是后来被封为诸侯的秦襄公。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不来的情况下来了,而且还打的非常勇敢。周幽王是死了,但是他的儿子周平王,也就是东周第一代国君,知道秦襄公来援助他了。

西周王朝逐渐衰亡,为秦始皇家族走上历史舞台创造了一个机遇,尤其是当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视国家大政如同儿戏的时候,大部分诸侯对西周王朝失去了信心,没有勤王。周幽王最终兵败被杀,西周灭亡。但是秦襄公审时度势,奋起勤王。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进攻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慌忙燃起烽火向各国诸侯报警。但是,各国诸侯平时被幽王欺弄惯了,这次以为又是在戏弄他们,因此没有一国诸侯派兵前来救驾。镐京轻易地被犬戎攻破,周幽王带着褒姒仓皇出逃,在骊山脚下被戎人杀死,褒姒也成为戎人的掳获品。繁华的镐京经过戎人的烧杀抢掠,变得残破不堪。周王朝聚敛的大批财宝、珠玉也被戎入席卷而去。这次事件在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各国诸侯得知镐京失陷、幽王被杀的消息后,纷纷派兵救援。当各路大军赶到镐京后,看到的只是一座被焚殆尽、洗劫一空的死城。各国诸侯见幽王已死,便共同拥立太子宜臼为周王朝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当时秦的首领是秦仲的孙子襄公,他带兵全力救周,立下很大的战功。

周平王即位后,看到戎人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再加上镐京已成废墟,自己兵力有限,无法在关中地区统治下去,于是在公元前770年,由各国诸侯护送,把都城迁到了河南洛阳,历史上称这个王朝为"东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率兵护送,出了大力。由于对周王室有功,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

秦襄公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这时秦国在崛起之路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次勤王至少说明两点,一是秦襄公有政治眼光,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再一个,他有政治魄力,敢于带兵来救。秦襄公是一个极有政治眼光,又有政治魄力的一个国君。因为他知道,要想得到封赏,必须由周天子来封,所以别人不去救我去救,这一次打得还很有力,周平王很高兴,对秦襄公作了两件事。第一,封侯,秦国这一次不再是卿大夫了,从卿大夫一下子封为侯,成为正式的诸侯。第二,封赏,赏他一大块地,这块地叫西戎之地,也就是攻破镐京的戎族占据那一块,包括如今的甘肃,陕西一大片,西戎之地,因为当时戎族是一个比较大的族群。这样,秦襄公的勤王得到了两个礼物,一个是封侯,一个赏地,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诸侯,按今天的标准来看,是省部级的,他过去的卿大夫是局级的,他等于从局级一下子封到了省部级。史书记载:“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秦国的建立,就从秦襄公开始。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界碑,秦开始成为一个国,而且跟诸侯取得了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了一个政治名分,西周是一个非常重视政治名分的社会。过去你的秦是没有名分的,后来孝王给了一个卿,到了平王,才给了一个诸侯。有了这个政治名分,它可以和山东封的比较早的,像齐国、晋国、燕国,西周一建立就封了,和这些国家平起平坐。再一个,赏了一大块地,当然,地是赏了,但实际上被西戎占着。周平王是把这一块自己也管不了,占不住的地赏给你,你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表面上看,一纸空文,但是有一个好处,天子无戏言,周天子把这块地封给你了,你就尽管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是合法的占有者了。所以这一纸空文,对秦襄公作用很大。

秦人要从戎狄手中夺取土地,谈何容易。当时戎狄之国布满渭水流域,力量仍十分可观。然而,此时,秦国的力量已经有了很大增长。秦襄公上台以后一直在整顿武备。“备其甲兵,以讨西戎”,经过四年艰苦征战,“伐戎而至岐”。岐,即今陕西岐山、扶风两地,古称周原,是周人发祥地。这里膏壤沃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戎人当然不肯轻易退出,双方争夺十分激烈。秦襄公在一次大战中身先士卒,奋勇冲杀,不幸战死疆场。秦襄公死了,但其未竟的事业没有中断,其长子文公即位,继续奋战。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兵到达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市东),并筑城邑定居下来。文公十六年(前750年),秦军大破戎族,取得重大胜利,戎人败退,秦人占据周原,终于实现了秦襄公的遗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