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逍遥江山 > 一些要说的话儿

一些要说的话儿

这一章本来是昨晚在十点半左右写好的, 说的都是一个月要说的一些话儿,写起来的时候差不多深夜十一点了,在准备上传的时候,网络出了问题,本打算是去网吧,但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刚出生的儿子,就此作罢,直到今早,找来师傅弄了一个上午,才知道是路由器坏了,到这会儿才算是好了,现在送上来,一来给诸位看看,二来,上个月确实有些话儿要说,也就不含糊了!

又是一个月末,对于习惯性的月末说几句话,显得来得那么快。

前些天,有些书友问了不少问题,当时我说过,会在月末的时候,一一说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我在529章写了鞭炮和烟火,当时不少书友说烟花应该在唐朝就有了,这个时候取名叫烟花应该不合理。

准确的说,这个书友说的是正确的,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创造,始于唐,盛于宋,源于浏阳也”。相传在隋末唐初,著名炼丹家、医药家孙思邈,为了专意炼丹和行医,隐栖在浏阳县城东门外的一个岩洞内。他将采挖而来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装入丹炉,日夜炼制。历经寒暑和屡次的失败,终于炼制出了火药。至此,他真正成为了浏阳的鞭炮烟花乃至全世界的鞭炮烟花的奠基者。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隐居的岩洞称为孙隐崖,炼丹的地方称为炼丹台,洗药的井和泉分别称作洗药井和洗药泉,至今保存完好。 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湘东连年旱涝大灾,民不聊生。这时,一个叫李畋的浏阳人,决心驱赶邪恶。他将竹筒填满火药,安上药线,点燃后响声宏大,清香四溢,邪瘴终于被驱赶而去,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从此,浏阳鞭炮烟花便诞生了。浏阳人李畋被尊称为鞭炮烟花的“祖师爷”。南宋时,在浏阳县城的田家巷,人们修建了一座祖师庙,以纪念李畋的功绩。现浏阳的麻石小街田家巷,尚存宋代所建的“祖师庙”,供奉着鞭炮业的“祖师”——李畋。所以烟花应该在唐朝就有,至于名字,我稍微查了一下,应该是在后来才有的,至于会不会在明朝出现,我没找到,也不知道,而杨峥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随口取了一个“烟花“的名字,应该不以为奇。这里特此说明。

第二个问题,实在545章,550章,写了一些锦衣卫的事情,不少书友很是感兴趣问我锦衣卫是怎么来的,这个书中多有叙述,我直说一条,明朝承袭元朝制度,实行世袭户籍制度,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熬盐)、医户、阴阳户、乐户,以及看陵的陵户、打柴的柴炭户、种茶的茶户、做买卖的铺户等等。除了皇室子孙、勋臣贵戚,以及职官、缙绅、生员外,所有的人都编为特定的户籍,应当服特定的差役。军户属于军籍,隶属于兵部掌管,要世代承担军役。在永乐年间,编入军籍的军户有两百多万家,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锦衣卫也属于军籍,但其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正三品指挥使到正七品镇抚的九等官,多为世袭,可以作威作福;另一方面,由于身份固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这也就是电影《绣春刀》里面,沈炼兄弟三人为何月俸还不够养活自己的原因之一了。

第三个问题只是一个书友好奇,因为我在558章写朱元璋与徐达棋胜楼的故事,他看了之后,问我这故事是不是真的,还有那个对联在南京看到了,应该不是两句。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书中多有叙述,朱元璋是个雄才大略,精于算计的皇帝,是不可能因为一盘棋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所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当不得真。

至于那两幅对联,我查了一下,的确不至于两句,原诗:野草茂原春风萌,高楼阁台月下栓。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秤棋。 后两句才为南京莫愁湖胜旗楼上所挂,所以我用的后两句。

烟雨湖山六朝梦;

英雄儿女一枰棋。

南京是六朝的旧都,登楼眺望烟雨中的湖山,不禁联想起六朝的兴亡更替如同一梦,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许多威武雄壮事业的英雄儿女,犹如一盘精彩纷呈的棋局。此联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诚是千古名联。

下面的两联是继承上面对联的意境,也是佳作;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