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余架从各处机场,甚至是从罗马附近的机场飞过来的斯图卡与容克88双轰炸机在众多的f109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扑向了萨勒诺外海的明军船队。
与此同时,从西西里岛上飞来的大明陆航第二波掩护战机也已经抵达登陆舰队上空,双方规模庞大的机群在相遇之后顿时就爆了一场大混战。
德国空军最新型号的f109g以及f110重型战斗机基本上都部署在本土和俄国战场上。前段时间还应法国的请求派出了一个联队进驻撒丁岛。但是德国总参谋部并没有在意大利部署这些性能先进的战机。此刻为德意轰炸机部队担任护航任务的是一批早期型号的f109,甚至于意大利空军使用的还是早期型号的和c。
这些战斗机在对上大明陆航精锐飞行员们驾驶的战隼时完全处于下风状态,而且数量上也大大不如。
之前为了增强进攻意大利的力量,张诚特意抽调了许多精锐陆航部队编入全新的南欧战区之中。这些已经在战火之中经过数年风雨洗礼的老鸟们对上并不是精锐的德意飞行员们明显占据着优势地位。
因为有着美国人的全力支援,而且本国南部地区也有一些小型的油井。德国人的油料供给情况远远好于现代时空历史上的第三帝国。
德国人的机械化部队能够得到比较充足的供给,空中力量的训练消耗也能够得到满足。德国空军在继续执行精英战术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大批普通飞行员的水平。
德国空军在没有被封锁。同时拥有盟国援助的情况下,从战前就开始得到高层尤其是现任相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展之后,此时的德国空军已经超越了英法俄等国成为欧洲战场上最为强大的空中力量。
截止到1941年年底,开战之后明里暗里的夺取了意大利和巴尔干的控制权。急速扩充了自身实力成为中欧霸主的德国已经拥有超过四万架各种型号的战机。
实际上除了在北非与明军狠狠打过一仗外。德国人在战争开始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打酱油。主要的战斗力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德军战机大部分都部署在本土以及巴尔干和俄国等地。德国空军在意大利部署的是第十航空军。下辖四个独.立侦察大队,一个海上侦察大队,一个训练航空团,四个战斗机航空团,四个轰炸机航空团,一个俯冲轰炸机航空团。一个运输机团以及部分防空,机场守备等部队。
德国空军的飞行团也可以称之为飞行联队,每个联队的飞机数量都不是一个定数。有的很多,例如jg52联队编制内的战机数量就高达四百架以上。而普通的联队大多是在一百多架到二百多架之间。驻守意大利的第十航空军总计拥有大约两千架左右的各型飞机。
衡量空中力量的强弱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战损飞机的补充能力。这能够非常好的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底蕴。
因为就算是前线满编的飞机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战斗的激烈过程必然会大规模的损失。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都是如此。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满足补充需要。那部队的战斗力就将直线下降。
德国第十航空军虽然拥有为数不少的战机,但是他们是分散在整个意大利各处的。尤其是为了防止明军通过墨西拿海峡登陆意大利本土,德国第十航空军的指挥官凯瑟琳将多支航空团都部署在了南部各处。那里现在同样有着大明战机的纠缠。
在接到了明军船队大规模出现在萨勒诺外海的情报之后,之前在北非与明军交过手的德国空军原第一航空队指挥官,现任的第十航空军指挥官凯瑟琳将军迅速调集了萨勒诺附近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紧急出击向着明军船队起攻击。
德国空军在德国非常强势,强势到了直接将天空之中的所有事情全都给承担了下来。包括海军的对舰攻击甚至是反潜等等工作他们也全都给包揽了下来。但是相比于大明专业的海航来说,德国空军的对海攻击能力并不强。
在以陆上制权为中心的德国人的眼中。最为重要的海莫过于波罗的海,因为那是家门口的内湖。其次是北海和大西洋。但是北海和大西洋有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在顶着,德国人的压力很小。而且北非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海军主力已经返回了北方海域,他们并没有什么太过急切的对海压制需求。
如果不是海军强力反对,德国空军就连齐柏林级航母都能抢走。而德国空军对海攻击使用的是斯图卡作为俯冲轰炸机,容克88作为鱼雷机。这两款飞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不过却没有专门的对海攻击型号。从各处紧急起飞的这些战机在明军空中力量的阻拦下。并没有对运输船队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激烈的空战很快就结束,在付出了数十架战机的损失之后,德意空军力量离开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