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隆美尔起反击之前,张诚就已经亲自出面干预了大明陆军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政治和外交角度上来看,张诚都不可能在已经得手的情况下还将意大利给吐出去。那样对于他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原本准备施行的西班牙与巴尔干战役被张诚下令延后。为新的战役所准备的军队和物资投入到了意大利前线战场。从德国总参谋部批准隆美尔的作战计划开始,得到消息的张诚就加强了对意大利的兵力物资投送。平均每天上岸的部队都超过一个师的规模,更不用说那些海量的物资了。
可以说,隆美尔之所以带着数十万大军南下作战却始终处于下风,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地形限制施展不开只能硬拼消耗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军队被明军的钢铁狂潮给淹没了。
拥有充足物资供应的明军基本上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全都是火炮覆盖开道。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的炮击过后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钢铁洪流席卷突击。
而德军炮没明军多,坦克也没有明军多,空中力量也无法打击到明军地面部队。再加上最为重要的物资补给差距巨大,明军一门火炮的炮弹配给数至少是德军的一倍以上,而且不在意火炮身管的磨损。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部队只要被现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炮击。这种情况下再高明的战术也扛不住明军的弹雨攻势。一力降百会,说的就是这个。
张诚的作战目的当然不是和德国人去拼消耗的。他从一开始就想着借助这次德军主动出击拉出了空档的好机会再次包围歼灭德军重兵集团。从而为整个意大利战役写下最重要的一段篇章。
在隆美尔一开始进攻的时候,张诚命令前线部队稍稍抵抗之后主动后退,将德国人逐步吸引过来。等到隆美尔的部队比较顺利的进抵格罗塞托之后,明军的战斗力瞬间强大起来。不但死死挡住了德国人的攻势而且不断起猛烈的反击。每一次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冲锋的装甲洪流都要德军付出惨烈的代价才能够阻挡下来。已经被缠住的德军就是想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装甲兵团的尾随追击杀伤力太大。
残酷的消耗战打了半个多月之后,张诚开始图穷匕见。
之前大明陆军总参谋部早早的就已经制定好了反击方案。等到德军锐气被消耗殆尽之后,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装甲军团,一支由三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的钢铁洪流从罗马附近出,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快速进军。在短短数天之内就通过了特尔尼,攻占了重要城镇佩鲁贾和阿雷佐。随后兵锋指向佛罗伦萨。
一旦这支明军装甲部队南下佛罗伦萨。随后必然就是杀向海岸夺取比萨与里窝那。从而将比萨到锡耶纳,格罗塞托之间的数十万德国军队装进口袋里面。
一旦明军的作战计划成功,那德军部署在意大利的精华就将一战尽墨。以此时的运输能力而言,等到明军北上的时候德国人根本就无法恢复之前的力量,也就更加无法抵挡明军的攻击。
直到这个时候,之前还一直都有些犹豫的德法等国才深切的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大明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之前几年大明的势力被从欧洲赶了出去。而且主要战场不是在地中海对岸就是在俄国。对于生在别人家里的战斗,欧洲各国一向都是用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
从大明的手里夺取了许多的利益,而且大明还被远远的赶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诸国自然感觉日子好过了起来。可是等到大明军队逐渐逼近本土之后,他们才愕然从美丽的童话之中醒了过来,那只凶猛的老虎又回来了,而且带着血腥味道的血盆大口就在自己床边上张着!
德国人与法国人开始竭尽所能的向意大利提供支援,可是最为重要的时间上面已经来不及了。在大明装甲部队的洪流席卷之下。这一路上的德国军队根本就无力抵抗,很快就被打穿防线杀到佛罗伦萨附近。
德军的主要力量和精锐部队全都被主战场上的明军牢牢牵制住。在侧翼方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强的战斗力。面对明军的装甲兵团只能是一触即溃。但是他们不能真的放弃,一旦失去了佛罗伦萨和比萨,那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兵团就将被装进口袋里面。而这种后果是盟国所都无法接受的。
盟国开始到处搜刮部队派出去抵挡那支装甲兵团的攻击,他们不需要击败那支部队,只要能够抵抗一段时间,也就是三五天的功夫就足够让隆美尔重新调整部署,将大部分的部队从包围圈内给带出来。但是这种部队却并不好找。
沿着意大利两侧海岸线进攻的德军部队基本上都已经被缠住了。而北方倒是有着为数不少的法国军队。但是那些法军基本上都是步兵。就算是不提步兵和装甲部队之间战斗力的事情,他们想要从米兰都灵等地顶着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的猛烈空袭抵达佛罗伦萨,那也是几天之后的事情。而几天之后,还要他们做什么?收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