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1月26日,邯郸。
这一天的邯郸城外来了三个人。
为的是一名已经两鬓斑白的老者,他头戴儒冠身穿儒袍,颌下和唇角都留着胡须,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颇为温和的老者。
老者站在邯郸城的城门之外,看着面前人来人往的邯郸大道,不由得出了一声感叹。
“一别故国多年,不易邯郸今日竟繁华如斯。”
在老者的左边是一名年纪约莫在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士子,这士子脸庞狭长且浓眉大眼,黑冠黑袍,看上去英气勃勃。
这名黑冠士子看着面前的邯郸城,忍不住出了惊叹:“荀师曾言邯郸胜于郢都,吾不信之。但今之所见,却是荀师所言不虚也。”
楚国的都城依惯例称为郢都,所以黑冠士子所说的郢都其实并不是楚国定都数百年、刚刚被楚国大司马景阳收复的那个郢都,而是如今的楚国都陈城。
在老者的右边同样也站着一名年轻的士子,这名士子看上去要比另外一名士子要更加年轻一些,刚好二十岁年纪,着一身青色儒袍,身材颀长,面容线条刚毅,一双剑眉如倒八字倒悬而下,令人过目难忘。
青袍士子看着面前的邯郸城,同样也是一脸震撼,开口道:“斯、斯兄所、所言极、极是。”
这青袍士子显然是个口吃。
三人虽然说的是雅语,但是口音又各有不同。
老者所说的雅语明显带着赵国口音,而黑冠士子的雅语则带着楚国口音,青袍士子的雅语却是带着韩国口音。
这是一对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师徒组合。
师徒三人很快通过城门进城。
进得城来,面前的一切更是令三人惊叹,宽阔的大街、拥挤而川流不息的人群、随处可见的美貌女子,一切都在向这三人彰显着这座战国大都市的繁华和赵国的昌盛。
被称为荀师的老者又一次的出感慨:“昔吾离赵赴齐之时,邯郸尚远不如临淄。今日归来,邯郸却远胜临淄矣。此岂非赵王胜于齐王乎?故赵国兴而齐国衰也。”
两名年轻士子齐齐点头,均道:“弟子受教。”
三人步行而前,一路过来几乎见到了所有国家的人,各种口音在邯郸城的空气之中回荡,人流汹涌,熙熙攘攘之下让三人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
黑冠士子忍不住开口道:“此邯郸城中人,何其多也。多而无序,是乃乱也。荀师曾言‘去乱而被之以治’,此岂非正合赵国乎?”
荀师想了想,轻轻摇头:“不然。此邯郸人虽多而无序,却无不法之事。既乃小治之地,亦小乱之所。若得赵王以礼义治之,则可为大治。若赵王不以礼义治之,则将大乱矣。”
黑冠士子微微点头,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目光不停的打量着四周,但从脸上的表情来看似乎对于自己老师的话并不是非常信服。
而另外一边的青袍士子同样也是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又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连连点头道:“荀、荀师所、所言极、极是。”
三人继续前行,又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在一路打听之下离开了热热闹闹的邯郸城主干道,来到了另外一条同样十分宽阔,但是人流量较为稀少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