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而盛大的登基大典之后,叶羽和夜殇被朱棣叫到了省躬殿,看来朱棣刚刚登基就有了大动作要实施。
类似于册立皇后和太子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跟外臣商量,朱棣叫他们两个人来自然是有更重要的事。
“夜殇,朕这里有一份名单,你看看还漏了谁没有。”
朱棣站在殿中将手中的一份名单交给夜殇,他们都是一同经历靖难之战过来的,虽然现在已经正式登基,但朱棣依然习惯在他们面前减少礼数。
夜殇接过那份名单,大致看了一下道:“回陛下,诏狱现在在押的所有人犯都记录在这里,并没有遗漏任何一人。”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说:“如此就好,不过在这之前,朕准备再见一次方孝孺。毕竟他在文人中的名望极高,可以的话朕并不想真的杀了他。”
朱棣既然这样说了,夜殇立刻下命令派人去诏狱中将方孝孺带来。
等候的这段空档里,朱棣对叶羽说:“父皇在世时曾有过设想,希望可以编纂一套囊括百家之言的书籍,只可惜当时并未找出合适的人选来负责主编,再加上一连串的北伐,这件事就这么搁浅了。如今朕刚刚继位,北境情况十分平稳,便想着着手编纂这样一套书。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艺技等各大门类,只要有所记载皆可以记录在册。”
叶羽稍稍一怔,立刻反应过来,朱棣这是要开始编纂永乐大典了。他如今对历史的记忆基本已经不剩什么了,但像永乐大典这样著名的事他还是有印象的,所以朱棣一提他也就想了起来。
“朕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做最放心。”
叶羽笑了笑,问:“陛下不怕臣把这么重要的事儿搞砸了?认识这么多年,陛下应该清楚,臣耍耍小聪明是尽够的,若是修书这么大文化的事儿,臣恐怕还是难以胜任呢。”
朱棣跟他一贯是开玩笑的,便道:“你要是搞砸了朕就把你这国公爷扔长江里去喂鱼。不过只是让你监督这件事,又不是要让你亲自参与编修,你只需要给朕把修书的班子拉出来,人选都定好也就可以了。”
叶羽一听只是这种差事,忙道:“好啊!轻松又好办,臣最喜欢这种差事。陛下放心,臣很快就会把名单拟好送过来。”
“哦?看来你好像已经有想法了?”
叶羽说道:“只是有个大概罢了。等臣联络好这些人再跟陛下汇报。”
“好,那你就去把这件事给朕办好!”
朱棣现在心情似乎还可以,只不过他这种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没过多久,锦衣卫便将方孝孺带了上来。
一身囚衣的方孝孺蓬头垢面的跪在殿内,朱棣见他这副模样,心想书生毕竟是书生,在诏狱里受过一些日子苦也就知道服软了。
朱棣会有这样天真的想法,是因为他不了解方孝孺。
“方先生,在诏狱里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方孝孺并不搭理朱棣,只是沉默的跪在殿中。
朱棣讨了个没趣,继续说道:“朕打算编修一套集百家之言于一体的全书,朕十分看重你的才华,希望你可以加入编修全书的行列中。”
方孝孺终于抬起头,他的脸上满是血污,但神色却是异常坚定,只听他缓缓说道:“一臣不事二主,臣多谢燕王殿下好意。”
这话一出,朱棣的脸色骤然间阴沉下来。在如今已经举行了登基大典之后,朱棣再从方孝孺口中听到燕王殿下这四个字,只会在一瞬间激起他的怒火,更是相当于再次提醒朱棣他是靠造反上位的。
方孝孺的冥顽不灵激怒了朱棣,也让站在一旁的叶羽十分无语。叶羽确实想帮助这位学者,但他瞥眼看了看身边的夜殇,见对方只是老僧入定般的站在那里,顿时觉得自己此时开口只会自讨没趣罢了。
朱棣忍着怒气,沉声道:“夜殇,把那个名单给方先生看看。”
夜殇遵循朱棣的旨意,将那封写满反贼名字的名单拿到了方孝孺面前,方孝孺只是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
这个名单上面不止写着建文余党的名字,还标注着朱棣准备如何处置这些人。
“怎么样方先生?看过名单后,是否想要回心转意了?你若现在后悔,朕还是可以考虑既往不咎。”朱棣本以为自己的威胁一定会成功,但方孝孺再一次让朱棣失望了。
“殿下实在是小瞧微臣!微臣虽然人微言轻,但自认还是有些气节的!臣就算是死,也断不会向殿下低头。殿下虽然如今身居高位,但想必也会寝食难安,谋逆篡位之人,先皇可有在午夜梦回时进入殿下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