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笛开学之后,春暖花开的时节,吴笛的《三国》系列第四部小说终于上市,这次她运用的并非pov写法,而是原版《三国演义》的多视角写法,主要是因为这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这段时期,各种闪光的人物实在太多了。
先是徐庶这个在诸葛亮之前辅佐刘备的人物,他甚至还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而这曹仁也是曹操手下极为有名的大将,或许武力值并不怎么样,但却是像周瑜那种善于排兵布阵的帅才。
只可惜徐庶因为母亲问题,最终只能“身在曹营心在汉”。
接着便是刘备的“三顾茅庐”还有隆中对,若是这个情节没有的话,那又怎能凸显出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相知?“三顾茅庐”在吴笛那个世界都成了经典成语了……
之后就是在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这位当年击败吕布的白袍小将再次出现,却已经不是什么小将了,而是达到了巅峰期的超一流武将。
最后就是围绕着“赤壁之战”所展开的最精彩情节,有诸葛亮为了联吴的舌战群儒,有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琴音交流,有周瑜利用蒋干使用的反间计,黄盖的苦肉计,还有庞统的连环计,以及曹操在动总攻前的横槊赋诗——《短歌行》……
吴笛知道在这其中有许多与史实不符的情节,但是却依然这样写了,因为她知道这样写才最精彩,三方之间的尔虞我诈让人看了简直拍案叫绝!
可以说,参与这场赤壁之战的曹、刘、孙不愧是最终三足鼎立的国家,它们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案!
哪怕是曹操,在败退华容之后,面对追兵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也让人觉得,不愧是曹操!
虽说这第四部《三国》系列小说是真正典型的史诗大作,将战争写成了真正的艺术,但由于没有一个主视角,使得它的销量并不如第三部写郭嘉的《三国》,然而它的口碑却是四部《三国》中最好的!
喜欢看战争的大部分男性读者,都觉得吴笛通过这一部小说,将古代的战争艺术完美地展现出来,而那些学院派的作家们,则认为吴笛给写古代战争的作家们,立了一个真正的标杆!
还有一些特别喜欢《建安风骨》中曹操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短歌行》的读者,在看到曹操的那《短歌行》便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出场的时候,都感觉非常契合应景,只可惜最终曹操兵败赤壁,否则便能真正一统天下了。
事实上,后来生那样悲惨的“五胡乱华”,除了晋朝奇葩以外,与之前连年的三国混战也不无关系,那耗费了太多的民生。
吴笛最后还准备再写两部《三国》就彻底完结,完结后的番外短篇小说她也会写,毕竟这可以让整部《三国》更加饱满,它是真正的史诗大作!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