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浒之极品祝彪 > 第0306章 经验与教训

第0306章 经验与教训

对于北伐,祝彪和公孙胜、朱武、卢俊义还有方杰、关胜已经商议了许久。

祝彪问朱武道:“军师(祝彪也改不过口来),从古自今,第一个在金陵建都的当数三国中的吴国,而后晋室南迁,也在金陵立国,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都在金陵建国,虽然他们都保住了江南半壁,可是却没有一次北伐成功,混一天下,这是为什么?”

朱武对于北伐的问题他早就开始着手研究,对于古今北伐的战例他也研读了不少,对于祝彪的这个问题他也想过,于是道:“陛下,立国于东南这,莫不以金陵为都,而建都于金陵者又都能统一江南半壁,他们虽能占领江南半壁,可是最终北伐无功,微臣以为东南政权是我华夏正朔所在和与儒家文化的保全者。中原政权乔迁东南之后,中原先进的社会政治文化遂构成其统治的重要基础。在胡人夷狄占领北方地区之后,东南政权大多能整合南方社会,统一江南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这里面还存在一个乔迁势力与当地势力结合的问题。孙吴立国江东,乃是淮泗集团与江东大族合流的产物;晋室南迁,也是中原王、谢、庾、桓等大族与当地顾、贺等望族相结合,才在江东立稳足跟。自晋室南迁,中原士族和百姓纷纷避难江东,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江东,东晋南朝保据江南,抗衡北方数百年,乔迁士族是一个重要的稳定性因素。乔迁政权虽带有上述优势,然乔迁政权本身又是为强敌所逼、被迫迁徙的产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进取的特性。历史上,立足东南的政权多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口号,但真正北伐成功的却是没有。立足东南的政权大多能统一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无一次混一天下,此与乔迁政权之种种特性有关。”

祝彪又问道:“那军师以为我国北伐,能成功吗?”

朱武坚定的回答道:“能。”

“为什么军师这般的有把握呢?其实朕看来,我大明朝也是一个半乔迁政权。”祝彪轻轻的咳嗽了两声,一个宫女急忙将一杯热茶端到他的面前,祝彪接过热茶,轻呷了一口,然后握在手中,缓缓的道:“我大明的江山虽然取自赵宋,但是却也是在赵宋被北方的金人覆灭以后,我大明将士助他赵宋南迁以后,我大明才立国,其中也不乏军师方才所言的那些问题,如果我军北伐,定然是主力全出,这后方是否稳定,是否会有那些所谓的江南望族图谋不轨,乘势而起?”

朱武躬身拱手道:“陛下所言虽是要害之处,但是就算江南真有望族谋反,也不会伤到我大明的根本。先苏杭一带在方腊作(朱武看了一眼方杰,然后改口).....起义的时候,所谓的名门望族都已然被方腊清洗一空,那还有什么望族?而荆楚一代也与苏杭一样,也被王庆杀了个干净,而这些地方的知州和军马督监都是陛下的从龙之臣在守卫,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真要造反,也只能在岭南那些不毛之地作乱,那里人口即少,钱粮又寡,就算作乱,能成什么事?”

公孙胜虽然已经是大明朝的总理丞相兼国师,但依旧是一身道袍,一支拂尘,道:“再者还有一条,一旦我军北伐,那是什么?那是为了光复汉人的江山,谁敢作乱,谁就是汉奸!以微臣思之,我军北伐之初,断断不会有人作乱,如果北伐顺利,也不敢有人作乱,而最险的莫过于一旦前方战事不利,或者我军遇到败绩,那就要提防着内乱了。”

卢俊义道:“两位丞相所言甚是有理,只是微臣以为,还是在梁山旧部中挑选出一万兵士,组建一支新军,专门护卫皇宫的安全,一旦有事,陛下也能凭着这支军马稳控大局。”

公孙胜道:“陛下,卢丞相所言甚是有理,贫道以为,在各军中抽调忠勇之士万人,守卫宫城安危,此乃是对社稷尽责也。”

祝彪到:“这个你们众位尽管放心,有南北御林军,总兵马不下四万人马守卫金陵足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