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一聚,赵匡胤也答应了他们的婚事,至于接下来的婚事则交给礼部等开始准备起来了。
数九寒冬腊月,天气也越来越严寒,日子已经到了乾德六年(公元968年)正月初。
这一段日子,枢密院也在调集兵力,等寒冬一过,春天一来,他们就开始打算北征攻汉。
在北方,冰雪与寒冬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北方的温度也降到了最低。
这段时间,大宋朝廷自此开始也接二连三收到了北疆各地受灾的情况,特别是今年,一场巨大的寒潮袭来,使得北方汉、辽二国应接不暇,而且国内的粮食又供给不上,这样子反而加重了汉、辽两国的受灾情况。
汉、辽的这等情况,也让赵匡胤看到了机会,他打算等冬天过去。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开封街头风雪骤停,城门上的火把也依次熄灭,空气中的冷气使人寒颤。
大宋将士们虎视眈眈地站在城门上戍守着东京开封府,他们早早地备上了厚厚的冬衣,由于天气寒冷,将士们呼出的气一下子结成了碎雪花一般的晶体,滑落在冰冷的铠甲上。
此刻远处一大队人马忽然间朝着陈桥门靠近,在清冷空气中便能听见细细的马蹄声从远处越来越清晰地传来。
天色越来越亮了,城头上的士兵往下望去,城门远处,一队士兵奔袭而来,他们手上持着的火红色的宋军旗帜。
这是队宋军。
这支队伍已经靠近了开封陈桥门,为一人骑着一匹黑马而来,他乃是控鹤军的军官荆嗣。
“驭——”荆嗣策马狂奔至城下,未及片刻朝着城头守将喊来:边疆告急,契丹人南下打草谷了。
陈桥门上的守将一见对方是控鹤军的军旗,他认识那个少年乃是荆嗣,于是乎立即吩咐将士开启城门。
护城河上的浮桥缓缓下降,与地面平行,身后的卫康见浮桥放下,也立即驱马而至。
当下荆嗣、卫康等人未待浮桥完全放下便踏⊕←⊕←⊕←⊕←,上浮桥,立即策马从女墙这一边入了城门,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开封街道上有些清冷,早起的更夫见到一队宋军在街道上策马狂奔,便退让一旁,等宋军过去之后,他才继续打更。
……
卯时一刻,长春殿内,自收到荆嗣的边关奏报之后,赵匡胤便召集枢密院的一干官吏进宫商议。
他们方才从府邸出来,此刻天色大亮,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开封府尹赵光义也组织一些百姓在街道上除雪。
方才内侍传召,枢密院枢相以及其余官吏也听了北关扣急的消息。
这一次的辽军南下打草谷,想必也是因为北方受了灾,大辽地方也供应不起军队的补给,是以南下跨过宋、辽边境,悍然掳掠大宋边关军镇百姓的粮草与财物。
契丹人公然南下,想必他们的军队补给的军粮也不够了,只是如今积雪为化,天气依旧寒冷,大宋若是打算北征,还需要一些时日准备。
此刻在宋、辽边境,契丹人已经公然南下,大宋君臣的心中倒是一致认为,这一次让他们吃一次苦头。倒是灭亡辽国,大宋心底倒不认为现在凭借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行之。
一旁的赵德昭默然站在身侧,他感觉倒是非常疑惑,看样子有些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历史上的宋、辽之战恐怕要提前了,不过看大宋如今官员脸上的反应,他们倒是并不惧怕契丹人的危害,只是若是等冬天过去再行出兵,胜算还要大些。
不过眼下契丹人公然南下打草谷,也给宋军北上找了一个出师有名的借口。
当年,若不是辽军手下将士纵兵掠刍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奋起反抗,使辽军在中原难以立足,耶律德光也不会撤军北返,死在半道上。否则的话,辽军估计早就入住中原了。
二十年前,受到打草谷的影响,开封老一辈、上一代的百姓还时常记得那情形。
如今契丹却纵兵大掠,又要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辙,满朝文武一想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且如今的情况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会同十年,947年)的情况了,契丹人竟然悍然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
这一次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这是一场战斗,一场捍卫大宋领土国家主权的战斗。
……
正月初八日,天气比前几日要温暖多了,开封城内也是和风一片。
东京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地差不多了,他们这一次只要求打退契丹人的入侵即可,让契丹人认为宋军不过是想保持宋辽间的和平罢了,大宋眼下要的还是进攻汉国,以灭亡汉国为主。
这一日,皇帝赵匡胤正式御驾亲征,随行军队主要是禁军,曹彬、潘美为行军正副都监,石守信为西京洛阳府留守,而东京开封府留守一职则交给了魏王赵德昭。
禁军诸军,殿前诸司,虎捷军、龙厢军以及武学特种兵也派上了战场,随行的还有医官院的一些医官作为出征的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