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3月6日这日是1922年的惊蛰,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来说,自这日起就是天气渐暖,渐有春雷,万物复苏的时候来到。
神州大地由南至北春风渐至,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时节,就连北方的白雪寒冰也开始融化,大地渐渐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绿意。
3月3日至3月9日,中国最高军事机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组成的战时大本营进行了一连数日的军事会议,根据之前的预定,对苏维埃发起攻击的日子定在3月12日周日,这个时间是在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确立后,由方子达亲自拍板决定的。而在这几天,三大军区也已做好了全部准备,各支部队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已经到位,尤其是第一装甲师和第三装甲师的装备在3月2日列装齐全,如扑食的猛虎一般养精蓄锐,等待给予猎物致命一击。
这次作战,中**方在国内动用了35万大军用于攻击,其中蒙古军区为15万兵力,西北军区有20万兵力,这还不包括已在西伯利亚的一支集团军,也就是三十九师和四十五师。
这些部队加起来已超过了40万人,如果再算上后勤、空军和在东北严阵以待以防万一的各军,总兵力已高达73万。可以说中国政府为此一战几乎把近半国防军给押了上去,这在近代中国是第一次动用比欧洲大战远征军还多的兵力来打这么一场对外战争,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军方,其压力可想而知。
“西北军区三个集团军已作好准备,将由12日凌晨4点从苏维埃的哈萨克地区发起进攻,按照作战计划,先由第四、第五航空师对敌方地面部队展开攻击。三个集团军组成的战斗单位以第三装甲师为先锋同时出击,最迟应在19日拿下阿斯塔纳、切尔卡尔、科克舍套几个重镇,随后直插西北,攻占萨马拉,兵锋指向敌方的首都——莫斯科!”
军事会议上,参谋部战略参谋处的高级参谋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上校在各位高级将领面前拉开墙上的帘布。手里拿着根指挥棒,在标记得密密麻麻而又硕大的俄国地图上用熟练的中文侃侃而谈。随着他手中指挥棒所指,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西北军区战斗单位的进军路线和最终的目标。
“19日拿下阿斯塔纳、切尔卡尔、科克舍套等地区,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
有几个将领看着地图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要知道从北疆向哈萨克地区发起进攻必须走阿拉山口,或者绕行蒙古由东至西进军。而克卢格上校的计划选择了前者,这样一来20万大军通过阿拉山口绝对无法掩饰行踪,如果被敌方发现以地形为阵地进行层层阻截。别说用一星期时间拿下阿斯塔纳、切尔卡尔、科克舍套等地区了,弄不好还会给部队进军带来极大伤亡。要知道阿拉山口左右都是山脉,一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二也给步兵进攻带来极大问题。
不过,在场的无论是方子达还是吴佩孚,或者国防部长段芝贵都未开口斥问,这些将领也只能暂时把这个疑问藏到了肚子里,耐心听着克卢格上校继续往下说。
“蒙古军区的二个集团军加骑兵师将由达尔汗发起攻击。和西北军区一样,整个军事行动将在12日凌晨4点开始。蒙古军区的战斗单位主要目标是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鄂木斯克—秋明—谢罗夫一线。主要任务是截断苏方西伯利亚铁路线,把伏龙芝的部队退路彻底切断。根据作战计划,占领谢罗夫必须在3月底完成,只要歼灭伏龙芝所部,这场战争就等于赢了一半。”
“远东政府的部队什么时候发起配合攻击?”一直没有说话的段芝贵开口问道,并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对面的吴佩孚。
吴佩孚微笑着向克卢格上校点了点头。克卢格上校解释道:“为保守机密,在开战前我方不会向远东政府进行通报,不过在12日之后相信远东政府会作出正确判断配合我方适当的发起攻击。”
“如果他们畏缩不前呢?”
“这不会,有关部门已经做好了安排,何况我们在西伯利亚还有一个集团军在。俄罗斯帝国政府军前线指挥官也不是傻瓜,这样好的机会他应该懂得舍取。” 吴佩孚替上校回答道,段芝贵下意识地看了眼坐在正位的方子达,见方子达脸上平静如水,他也就不再刨根究底了。
“诸位!这场战争最重要一个特点就是快!按照计划,我们将在1922年夏天占领莫斯科,并在当年年底彻底解决苏维埃政府。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战争就将变得异常困难,所以说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大战,为了体现这场战争的特点,总参谋部给这次军事计划起了个代号——‘闪电’!”
克卢格上校说完后放下手中的指挥棒,向众人立正敬礼,随后走到吴佩孚下首的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