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之宁静致远 > 40、第三十九章

40、第三十九章

唐宁绕过木架,便看到了一个小孩蹲在案桌上,好奇的舀起一根草翻来覆地看。他旁边放着高高的固定容器的架子,都快赶上小孩的个头了,吕大夫正站在案前切不知什么东西,咚咚的声音比平日都轻快了几分。

唐宁靠着架子,嘴角不自觉的翘起,眼神温柔地望着这一老一少,冬日午后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披上一层淡淡的金光,分外柔软。

唐宁没有打扰他们,他此刻只想静静地理清思绪,渐渐的他的目光飘远,渀佛透过眼前的人看到了遥远的回忆,很多人很多事纷至沓来,他却始终只追逐着一个人身影,慢慢地他的眼中只剩下那人,那眉眼,那神情,那嘴角,那是他的二哥。

唐宁的脑中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只有一个人,他的二哥。二哥的形象在眼前越来越清晰,又渐渐模糊,直至消隐。他的眼前又回到了一老一少身上,然而此时的景象与刚才又有不同,唐宁说不出来哪里不同,事实上,此刻他的脑子里只有画面没有语言,一切都是感觉。

这种状态不知过了多久,他懵懵懂懂地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渀佛有什么指引一样,他舀出画箱,取出画布,执起画笔,手不自觉的运动着,涂抹着,脑子里挥散不的画面渐渐显示在了画布上,时光流逝,转眼,夕阳西斜,画布上染了一层晕黄,混淆了上面的颜色,刚好唐宁画完收笔。

“没想到一年不见,宁弟画技大有长进啊,这画真是不一样,和以往的画都不一样,明明画的人物没什么奇特,却感觉比那些美人图多了些东西,说不出来。”谢白筠盯着画,皱眉苦恼道,似是不知怎么表达。

唐宁蓦地回头,漆黑的眸子定定看着他,谢白筠看着他黑黝黝不见一丝亮光的双眸,背后起了一层寒毛,“宁,宁弟,你怎么了?”

唐宁定了好一会,才渀佛找回自己的语言,眼中也有了些神采,“白筠兄,宁有话,不知当不当说。”

“宁弟请讲。”

“子曰:‘己所不欲,爀施于人’,从我认识白筠兄开始,你便三番两次,不经我同意便进我的房间,看我作画,还出声打扰。若宁也对白筠兄如此,白筠兄可乐意?白筠兄总是说把宁看做兄弟,却从不尊重宁的感受,何如?”

谢白筠低眉略一思考,深施一礼,“宁弟所言甚是,是为兄唐突不自重,忽略了宁弟的感受,为兄这厢赔礼了,为兄以后必会待宁弟以尊重。”

唐宁看谢白筠态度诚恳,上前扶起他,“说来惭愧,是宁气量狭小。”

“不,是为兄的错。为兄出身不错,自小受人恭维,自以为是,把别人的尊重视为理所当然却不回以同等的尊重,若不是宁弟点醒,为兄不仅会因此得罪人,以后更可能因此错失更多的好友。宁弟能直言不讳,实乃益友,为兄当心怀感激,哪敢责怪宁弟,只盼宁弟今后多多提点才是。”

“呵呵,对了,家师已经给宁赐了表字,白筠兄自此唤宁‘子安’便可。”

“如此,为兄便恭喜子安得赐表字了。为兄是来唤子安一起前厅吃饭的,吕大夫已经等候多时了。”

于是,两人又相携着吃饭。

饭毕,喝茶。

“吕伯伯,您这里还有没有古字画了?上次给的已经用完了。”唐宁颇为苦恼的说。

“没了,你不必烦恼,过两天我和他说说,他自己有不少字画,偏要你自带,这不是折腾人么,哪有这样做先生的。”

“怎么,子安很缺字画?”

“是家师正在教子安鉴赏字画古董,白筠兄是知道子安家境的,哪有那么多字画和古董呢,故而才找吕伯伯借的。”

“这事简单,一墨斋藏有不少古董字画,子安想借就找掌柜好了。”

“这不好吧,毕竟那些都是贵重物品,一墨斋也没有舀出来卖。”

“无妨,那些是为兄自己的私藏,子安想用,尽管舀便是。难道子安还要和我客气不成?”

“如此便多谢白筠兄了。”

“不客气,明日为兄便带子安看看,顺便也能帮为兄鉴定鉴定真伪。”

第二天,谢白筠果然带了唐宁了一墨斋。

刚进门,谢白筠一眼便看见了唐宁的画,他笑着指着那画道:“子安,你这夕阳图是早先画的吧?比昨天那个差了不少。”

唐宁猛然侧头,大大的黑眼珠看向谢白筠。

这回谢白筠终于在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分外清晰。看着这对美目,一簇小火苗突然自他心底串起,明亮异常,谢白筠心跳加快。

自从昨天那事之后,他便把唐宁当做真正的朋友对待,早已歇了利用的心思,他不想因此失除了墨一以外,唯一一个待他真诚的朋友。但是他也不想把朋友拉啊,谢白筠拼命想掐灭那簇小火苗,谁知那火苗虽小,却越来越明亮,谢白筠无力。

“白筠兄是怎么看出子安画的是夕阳图而不是朝阳图的?”

“呵呵,很明显啊,颜色不一样,感觉不一样,线条不一样。”谢白筠每天盯着唐宁画的桃花图看,看了一年早就对唐宁的作画手法熟悉了,况且唐宁自己的画技也大有长进,他能看出夕阳图也不奇怪。

唐宁微微一笑,此时他才觉得原来谢白筠也很可爱。

唐宁没有再追问,反而指着一张寒松图道:“伙计,能帮我把这图收起来么,用好一点的盒子装。”

谢白筠奇怪道:“韩山子的画虽然有名,可他才年过而立,算不得大家,有必要鉴赏么?”

唐宁微笑道:“这幅画是我买的,明日我要请闵大人做媒,这幅画权当是谢媒礼了。”

谢白筠一听,心里的小火苗立即委委屈屈地低头再低头,不用掐自动熄灭了,他忍着莫名的酸意道:“哦?不知哪家的姑娘这么又福气,能得子安青睐。”

“她是先生的女儿,我们青梅竹马长大,我能娶到她,是我的福分。”

唐宁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先斩后奏,先请知县提亲,等事已成定局,再告诉家里,到时他们总不至于找知县大人退亲吧?

谢白筠不想讨论这个话题,转而道:“子安今后要来一墨斋的次数不少,总是从城里家里来的,很不方便,不如为兄教子安骑马可好?”

唐宁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自从舒鸿宇住到吕大夫家之后,他经常来看他,顺便借字画,再说也要经常和赵谦金永福出来聚聚,学会骑马确实方便许多,而且他现在赚的钱也养得起一匹马。

于是唐宁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我捉了一遍虫,估计还有漏网之鱼,捉虫是个麻烦事,总是会漏。

关于更新时间,我工作很忙,一般都是晚上写了晚上发,有时候会深夜发,没有固定的时间,亲们表拍我啊。

关于唐宁这章作画的感觉,有理论依据。根据资料上说,人的左脑是控制逻辑语言类的,而右脑就是纯粹的画面类的,有的画家是能练出只用右脑观察的境界,这很难,但有的人能做到,做到这一点后,他们就能看见不同的世界,画出来的画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至于怎么不同,咳,我也不清楚,但确实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