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孟蠡 > 一百二十章

一百二十章

二百一十

带了二十坛上好的女儿红,茶叶、绸缎、钱、肉、粮、油若干,装满一车,让柳如海驾着,两人迤逦而行。

近桃渚,路上流民越来越多,见孟蠡逆向而行,又悠哉游哉,俱都奇怪,有几个还露出幸灾乐祸神情。孟蠡就叫柳如海去打听,柳如海回来禀报道:

“这些人是从台州出来的,说有数万倭寇乘船进犯,宁海、象山、奉化一带打起来了,台州恐难幸免,于是提前出了城,要逃往绍兴或杭州。”

“戚芳不是在台州吗?”

“他们说戚将军率军赶往了宁海,台州只留了少数人马”

孟蠡皱眉。

“王爷,咱们还去不去台州?”

“他们还说些什么?”

“这些人,谈虎色变,说倭寇怎么怎么厉害,都是些胆小鬼、鼠辈,听了让人生气”

“他说他的,我听听就是”

“是,他们说,倭贼极为凶悍骁勇,杀人不眨眼不说,把自己的命也不当回事儿,什么刀枪箭弩,棍矛火铳,全不畏惧,缺胳膊少腿,眼瞎肚烂的,照样往前冲,简直不是人,是一群畜生,像野猪大虫横冲直撞。官军哪里是他们对手。其中最凶残的有十三人,都是日本国最负盛名的武士,出身于忍者世家,什么伊贺派,甲贺派,纪伊派,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戚将军虽能干,但也挡不住这十三人带队冲杀,连吃了许多败仗,头疼不已。”

孟蠡听了鄙夷道:“什么十三恶煞,那是戚芳训练尚未精熟,才让他们占了些便宜。”

“可听他们说,这次戚将军用的就是新兵”

“是吗?”孟蠡疑惑。

正说着,南边吵嚷哭闹声起,接着无数人向这边涌来,如洪水铺天盖地般。近处的人渐渐弄明白,原来是倭寇杀过来了。孟蠡忙飞身到高处,只见大队人马从小路向别处去了。不禁生疑。

柳如海急得团团转,走过来问道:“王爷,怎么办?不如早点儿回去吧?”

“慌什么”孟蠡喝道。按住柳如海,凝思片刻,命道:“倭贼应该是冲着台州去的。用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将戚芳诱往宁海,好趁虚而入,攻占台州。否则,这些人如何逃得了?事不宜迟,你立即骑我的马去宁海,向戚芳报告,叫他回师救援。我驾车去台州”

“既如此,王爷去,岂不是危险?”

“放心,本王想走,谁也拦不住。快去”

“是”。柳如海上马,如飞去了。

……

孟蠡驾车,抄小路直奔台州。半个时辰后进了城门,就叫守城士卒关门,拉起吊桥。刚拉起,对岸数千人马到了。士兵们看见,俱都面如土色。

幸喜有王爷在,守城千户急忙跪倒,颤声道:“王爷,倭寇杀过来了,城里只有不到一千人马,如何抵敌得住。王爷,您赶快从西南门逃吧,戚将军现在宁海,只要王爷到了宁海,将大军即刻调回,还来得及。”

“放屁。本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不就是几千倭匪嘛,用得着害怕?咱们有坚城之利,城内百姓也有数万,怎么就不能抵挡?都给本王听好了,戚将军早已料到倭寇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就与本王商定,将计就计,先将宁海、象山之敌尽数歼灭,然后回师台州,里应外合,将城外数千贼寇一网打尽,杀他个片甲不留。本王就是应戚将军之请,前来押阵的。大家必须抱着城存人存,城亡人亡的必死决心,守住城池一天,只需一天,戚将军就可赶到,那时,本王为你们庆功。若有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是”既有王爷坐阵,谁还偷生?况且是戚将军计议已定的事。众将士欢声雷动,群情激昂。

孟蠡道:“先挡住敌人两三波进攻,本王这就去总督府,请戚夫人发动全城百姓守城,随后就回来和你们同守城门。”

……

到府门,后面喊杀声响彻云霄。城里哭声一片,数百人向总督府涌来,看去,都是富豪官绅和他们的家眷。这时,从府里走出两位佳人,正是绮云和卿卿。

见孟蠡,两个脸上闪过无数表情,欢喜、惊讶……还有说不请道不明的东西。但,整个看去,容颜富足靓丽。

身后的人都静下来了。

两人拜了一拜,卿卿略显笨拙,显是有孕在身。问道:“王爷怎么来了?”

数百人同时惊呼,“王爷?吴王?”都跪下了。

“嗯。正是本王。都起来。听本王号令。”孟蠡提高嗓门,将声音传至方圆数里之外,朗声道:

“各位父老乡亲,城外倭寇杀过来了。但不用怕,只要我们守住城池一天,戚将军必率军赶回,那时里应外合,咱们就可以杀他们个片甲不留。有本王在,和你们共存亡,你们尽可安心,不必惊慌。你们虽然不懂打仗,但如果你们抱定必死的决心,服从指挥,做到井然有序,不慌不乱,积极为前方将士供粮供水,帮助补修工事,抢救伤员,有能力的奋勇杀敌,那么就会使将士们信心倍增,才可以一当十,守住城池。若自乱阵脚,奔走踩踏,哭声震天,不过是长了敌人凶焰,扫了自家士气。大家尽可放心,有本王在,可何台州城万无一失。都听好了,所有男人、青壮年女子都给我上城墙,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我要你们把城墙上都插满旌旗。所有老弱妇乳,都安静做事,送水送饭,运送物资。若敢违令,不等倭寇来,本王先杀了你。请两位戚夫人和各位官员夫人负责四处巡视、指挥,不得有误。”

“好”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众人散了,各做各的去。

……

城门处险象环生,还好,无数百姓涌上来,士气大增,又占据城墙之利,倭寇们徒呼奈何。三次攻击过去,静下来了。

孟蠡来到城楼,守城将士都兴奋地看着他。远处,倭寇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阵前走出四五个人,有认得的将士惊呼:“十三恶煞”

“什么十三恶煞,不就是四五个人嘛”孟蠡怒斥,如一声炸雷。接着,又是一阵地裂山崩般的惊呼,连对面倭寇也静了下来。

孟蠡不知何时从城墙上飞身而下,越过护城河,落在了对方阵前。

众贼面面相觑,有一刻钟时间,都没人说话。终于,太阳照着,有了暖气,前面五人回过神来,凶性勃发,问道:“什么人,找死?”

孟蠡呵呵而笑,“知道吴王孟蠡么?”

“吴王?”前面五人没反应过来,后面贼寇中的汉奸却如听一声霹雳,惊呆了,往后倒退。

五人见状大怒,骂道:“八嘎,什么五王,六王,统统死”涌身而上。

倭刀又长又薄,寒光如流星水波,气势凛然,显是经过数十万次挥刀练习,其快容不得眨眼。

“好”孟蠡在心里也叫好,每一个比天剑赵旭东都强了,难怪士兵们惧怕。不过,更好的是,正可杀鸡儆猴,杀一儆佰。

孟蠡的肩一晃,阳光下的身体就化做了比倭刀还薄的空明之刀,从五个的刀尖缝隙穿过,恶煞们一惊,想回身未回身时,孟蠡又回来了,还是立在原处,就在刀尖前方半寸,那五个的力道正开始回收,准备向后猛劈。

如此之快,怕连忍者的祖宗也做不到。五个人惊骇莫名,想:他的身体,难道比我们手上的刀还轻?这么如飘叶,如飞花?

不管他,近在咫尺,不信他的**能在钢刀下不被戳出窟窿。众人发声喊,收刀,再刺。那一收,只不过一寸的距离,就蓄满了劲。但孟蠡如牛身上的鸟,像吸在上面,五个撤刀时,孟蠡的身体随之前移,离刀尖仍是半寸,刚蓄的劲势顷刻化为乌有,只有劲,没有势。

无奈之下,五人只好尽力前捅,也不管这一捅能不能捅破皮肤了。

然而,就连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孟蠡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五个恶煞,两两对刺,四个受了伤,只剩下一个呆若木鸡,心胆俱丧。

城墙上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就凭五个,就凭武功,如何是吴王孟蠡的对手。

五个不要命的终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武功了,也知道只有……

“上,统统上,杀了王爷,屠城,男女一个不留。”

果然人多胆壮,数千人,怎么会信邪?一时间,刀枪剑戟,不要命地向孟蠡围堵而来,那就是一座兵器的墙,一片冰冷的凶器之林。

孟蠡腾空而起,脚在竖立的枪尖、刀尖上徘徊舞蹈,兔起鹘落,将功力发挥至九成,将无数的气旋撒出,不分前后左右,遇我者死,挡我者亡,倭贼成片成片的倒下,那五个也在真气的剑芒下心脏洞穿,死于非命。

然而人实在太多,纵孟蠡神功盖世,也不想赶尽杀绝。那得耗费多少真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既杀了穷凶极恶的贼首们,又灭了数百悍匪,余者已经胆寒,能拖就拖吧。

孟蠡从铁器之林越过,落在阵前,还像脸不红心不跳,静静站立。把那些杀人不眨眼的东西都震摄住了,不敢妄动。

孟蠡再转身,脚起,跨步间越过城河,再一脚,扶摇直上,落在城楼。

整个战场都雅雀无声了。

一刻钟后,欢呼声响彻全城,城河水为之波荡起伏,山林回响。

天色将黑。贼寇退去,约三十里扎下营寨,等候匪酋指示。

……

孟蠡将带的酒赏给将士们,然后来到总督府。

卿卿和绮云像见到了神,只是高兴地说不出话来。孟蠡笑道:

“两位妹妹,别来无恙?”

这才醒了,忙吩咐下人做饭做菜,款待贵客。

“怎么样?过得好吗?”

“好,谢王爷关心”

孟蠡见二人羞赦,知是满足,就放了心,笑道:“戚芳是不错的,就是好色了点儿。你们可得好好管束,不能让他心野了,不可收拾。”

“王爷说的是。还好,他一天到晚忙,哪有那个功夫。只要不是路太远,每天必定回来的。也没什么遮遮掩掩,我们姐妹对他是放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