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节睡在松软棉被上,连日来的疲惫袭上心头。
崔氏坐在西间的软榻上,听到里间男人的粗重的呼吸声。微微的不适应,放下手中的账册,白嬷嬷让身边的丫头把那些东西都收拾好了,跟着夫人出去。
崔氏看着院子里,微微的春意,想着若是那人不回来,定会准备出门游玩的吧。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要趁着两个儿子休沐的时候,一家几口人热热闹闹的出门。其实她觉得有没有男人根本就不,问题是现在这个男人回来了,这让崔和婷有点儿迷茫了。
不过,若是要和这个男人认认真真的过日子,难免要睡到一张床上。这是一个让她最为头疼的问题,毕竟自己不讲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一个没和男人上过床的女人。
“夫人,现在老爷回来了,定要好好地抓住男人的心。以前老爷在边关,夫人您是鞭长莫及,现在好不容易都回来了,定要好好地过日子。您以前实在是太苦了。”
听了白嬷嬷的话,眉头微微的蹙起。
“嬷嬷,其实我不希望他回来,甚至是一辈子都不要回来了。”
白嬷嬷听了夫人的话,很是惊惧,小心的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发现夫人身边的两个丫头都远远地。
“夫人,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
她摆了摆手,淡淡道:“你也看到了,这十几年我们母子几人虽说是过得艰辛。那你说我们这些年日子是不是比着别人家的简单的多?”
白嬷嬷想想,点了点头。其实这些年来,夫人在府中外面有着老爷的名声,儿子争气,女儿懂事乖巧,虽说是女婿有点儿不争气,但也不得不说日子过得很好。只是一家人没有个男人,哪像那回事儿啊。白嬷嬷张了张嘴,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其实以前那样的日子才是最舒心的啊,你看看我的那些个好姐妹,日子过得怎么样?”崔氏看着白嬷嬷有点儿意动了,加把劲儿。她知道白嬷嬷的心思,都是为自己好,只要是自己过得好,不说是说他不会来,就是死在外面了,白嬷嬷都不关心。
白嬷嬷听了,心有戚戚焉。想到被夫家休弃,又被娘家送到了寺庙里面,还有就是一手沾满了家中姨娘和婴儿的鲜血。
崔氏也想到了那件事儿,低头看着自己白皙光洁的手,笑道:“嬷嬷,你从小就说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你看看,我可不是一个有福气的,有着一个功名成就的丈夫,有着几个好儿子,平平安安的做到了这一步,可不是一个很有福气的。”
崔氏自己说着,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白嬷嬷看着夫人如此,自己也是哭了起来。这就是夫人说的福气,男人十几年都在边关,身边美妾伺候着,儿子女儿生了一大堆。这让人人都想着,就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
崔氏和身边的嬷嬷说这话,完全没注意到屋子里面的那个男人已经醒了过来。
程知节自然是听到了妻子的那些话,说什么不希望自己回来,这让程知节有点儿生气,但是看到妻子和那个嬷嬷两人抱头痛哭的样子,又是觉得心酸。想着妻子一人在京城,苦苦支撑着整个家族。这让程知节对妻子充满了愧疚,毕竟自己出征的前几年和夫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家中虽说是有了那么两个通房,不过还是妻子占得位置最大。
自己到了边关没多久,就遇到了碧姨娘,因为冲撞了妻子的姓名,所以改为碧姨娘。碧姨娘原本是一个穷秀才的女儿,遇到了程知节,家中的人为了男子的前途就把碧姨娘送给程知节做小妾。
而且这些女人里面,碧姨娘出身算是好的了,能读书,因此自己在边关府中的事情都是她在管理。现在看着却是让程知节不满意了,不说是自己每年打仗得到的东西,就是一些人送的礼节都是好东西,能够到了京城老宅的真是少之又少啊。
程知节捂着自己咕咕叫的肚子,暗暗地苦笑了一下,想着定是要好好地补偿一下夫人,还有就是这几年在边关倒是让碧姨娘的胃口养的太大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饭厅里面。以往在边关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小崔氏和朱氏都是搂着孩子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程知节,却发现人家程知节根本就没注意到这几个小妾。
程知节往主位上面一座,崔氏也跟着坐在了左边的位置上面。程知节招招手,让几个儿子坐在了右边的下手,就道:“她们在边关没伺候过你,今天就让她们伺候你一次。”
说吧,程知节有教育了几个姨娘几句,又让管家摆了一个桌子,让几个庶子和庶女坐在那里。就道:“京城的规矩大,几个孩子的年纪也不小了,夫人就费费心多多的教导些规矩。若是到了年纪,就搬出去住吧。”
程知节这话一出,不说是崔氏,就是几位姨娘都心惊了。其实他们今天回来,发现他们儿子和女儿的名字和祖宗的规矩不一样,这让几位姨娘已经是很惊惧了。现在却是成年之后,要把立刻分出去,这让几位姨娘很是担心。
碧姨娘和那几位的身份还是不一样的,她是贵妾。就算是以后儿子有了诰命,自己还能被封为诰命夫人呢。现在老爷如此说,真真是让碧姨娘觉得祸从天降啊。只是她明白,现在老爷刚回来,而且夫人又是有着如此的美貌和气度,不是自己和能比的,因此也就忍下不说,只是心中对于崔氏和那几个儿子怀恨在心了。
崔氏看了一眼下面的几位姨娘,看不出来这几位的心思,不过想着,这些女人还有已经懂事的孩子,定是把自己和几个儿子记在心中了。奇怪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一眼,也就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