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一品富贵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脸(上)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脸(上)

赵孚上次视察黄河,没有办好,于是上书,皇上你“兄弟友爱”,勤奋理政,能封禅了。

赵匡义来了兴趣。

实际赵匡义并不算是一个奢侈的皇帝,去年冬天长春殿宴,王显老瞅着赵匡义,赵匡义奇怪地问他,你看什么。王显说我看到陛下里衣文缕俱倒,这是好听的说法,就是里衣破旧不堪。赵匡义大笑道,朕今年未制新衣,里衣时常洗所故耳。又说,也不是朕节约,盖念机杼之劳苦,欲示敦朴,为天下先也。

不久前,李穆晨起早朝,忽然风眩暴卒,赵匡义临哭出涕,说道:“李穆洁己守道,操履纯正,真不易得,朕注意已久,方此擢用,却英年早逝。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又对宋九说道:“卿何不早推李穆于朕?”

宋九要倒。

让他学习宋琪与李昉那种拍马屁他是学不来的。

然后又从李穆朴素说到他自己,朕读晋史,见晋武帝平吴之后,溺于内宠,后宫所蓄数千人,深为烦费,殊失帝王之道,朕常以此为深戒。今宫中自职掌到粗使,不过三百人,朕犹以为多矣。

应当来说,做一个帝王,也是不易了。

不但他,整个北宋几个皇帝除了宝贝徽钦二人外,其他几人在这方面做得都还不错,即便是宋真宗拜了几回神仙,还让他剽悍的老婆刘娥在他死后,将神仙赐的礼物一起愤怒地放在宋真宗的棺材里。但这一点宋九也不知道了。

这次封禅,主要是他心虚,想借封禅来掩饰。

李昉二人大拍马屁。

石显与宋九默不作声。

宋琪主动地替赵匡义搜罗证据,替赵匡义歌功颂德,赢取封禅的“大义”。

那么其他人还好说什么?

那就封吧,大不了浪费几百万缗钱。

诏翰林学士承旨扈蒙、学士贾黄中、散骑常侍徐铉等同详定封禅仪,又命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四人,修自京抵泰山道路。

再诏宰相宋琪为封禅大礼使。翰林学士宋白为卤簿使,贾黄中为仪仗使。

但这个封禅,赵匡义也感到心虚,于是说道:“朕此行盖为苍生祈福,过自严饬,非朕意也。故告庙与泰山下所用仪仗,所过不须陈设。”

走个过场。不能大操大劳,务必以节约为主。

然而怎么节约,一旦封禅,不仅封禅的费用,还有相关赏赐,象这种大祭。必须要给官员与士兵各种赏赐的,仅此一项,所用就不会菲薄。

滕中正找到了宋九:“宋公,你为何不进谏?”

“普光,你权御史中丞,乃是言臣之首,你不进谏怎能让我来进谏?”

“我说了。可陛下不听。唯有宋公说,陛下才能听进去。”

“普光,我也想劝说啊,可朝中有两人支持蛊惑,我能劝得动吗?”

滕中正叹息一声。

“看来陛下是没用好人哪。”

张齐贤架起小炮,小打宋琪,滕中正也听说了。

如果宋九做了中书门下平章事,会不会发生这些事呢。

滕中正默默离去。宋九叹息一声:“他们还不如一个厨子啊。”

这个厨子是指赵匡义王府时的疱厨王延德。

回鹘本来生活在大漠深处,后来突厥势弱,回鹘人将势力散布于几乎北方整个大漠,最后又因天灾内乱,被辖戛斯人所灭,余下的回鹘人分三支西迁到后来的甘肃新疆地区,成为维吾族与裕固族人的祖先。其中有一支从蒙古高原迁到天山北麓的别失八里(北庭)。不久又越天山在高昌建立回鹘国,即西州回鹘。

甘州回鹘不用说了,他们离中原王朝近,来往频繁。不过西州回鹘也多次派使觐见。太平兴国六年。高昌回鹘王宣布外甥阿厮兰汉为西州师子王。宋太宗想了想,咱也派一个使者去看一看吧。于是派供奉官王延德与殿前承旨白勋为首的一百多人出使高昌。

王延德这一行一呆就是三年,不失大国礼仪,契丹曾派使者出使高昌,挑唆道,闻汉派使自鞑靼道而出王境,是诱王窥边(是指王延德自贺兰道居延海去高昌的,还有兰凉道,不过兰州有吐蕃人,凉甘有回鹘人,宋朝只能从居延海道用兵高昌,但宋朝脑子坏掉不成,不过那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若是师子王智慧不高,可能会相信),宜早送回鞑靼,无使久留。

师子王不作声。

辽使又直接说,汉使来觇王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

王延德听说后,对师子王说道:“契丹已背叛宋朝,还敢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现在就去杀了他,以免后患。”

师子王急了,他大爷的,你杀了他们快活了,我们以后那就倒大霉,劝了大半天才将王延德劝息。

张骞与唐僧两人西行,那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前奏,代表着民族变得勇敢,开拓,王延德亦是如此,不能说赵匡义精神不好,关健就是岐沟关以及李继迁……

而且王延德不怕危险,曾深入鞑靼境(北阻卜地区),后晋时,契丹掳走了许多汉人,散于辽国全境,还有一部分是避战难逃向北方的,北阻卜地区同样很多。看到宋使到来,相率遮迎,献饮食,问其乡里亲戚,意甚凄感,热情地将王延德留数十天不得去。

回来后将消息汇报,宋九同样也是唏嘘不止。他也有亲人在北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