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隆只从军事角度出发,宋九却要想许多。
真的很心动,若是将耶律斜轸击败,辽国两大战神先后倒下,那意义不亚于突厥人干掉李绩与李靖,武周干掉论钦陵,匈奴干掉卫青与霍去病。
但他最后摇了摇头。
李继隆十分失望。
当初宋九与他反击辽军时,还说李继隆是逃跑分子,敌人势大,现在李继隆已经证明了自己,为什么还不相信。
“李将军,来得不是时候啊……”
“谁。”
宋九未说谁,又道:“我有几个原因考虑,首先是兵,两部兵力远比辽国兵力多,我多少有些虚名,对蕃部号召力也有之。不过你仔细想一想,原来主要就是用来震慑与练兵的,实际新兵占了一半以上。兵力虽多,包括西北新兵,几乎达到十万余人。再说乡兵,外父在河东练了一支强大的乡兵,朝廷又在西北用蕃人羌人训练了一支乡兵,也许军纪略差一些,但个体战斗力不亚于朝廷的禁兵。不过禁乡兵待遇总有一些差距,不合在一起便罢,合在一起反而有些乡兵心中不平衡,禁兵又有些鄙视。然后是西北蕃兵,他们战斗力强,可是军纪差,配合差。这样的军队使我想到了唐朝高仙芝手中的那支军队。打得顺就能威震西域,打不顺就有岭外大败于大食之手的故事。”
李继隆默然。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呢。
如淝水之战符坚的大军,赤壁之战曹操手中的大军……
计划里也写了。
若按原计划,就是这种浅攻,一是练新兵,二是练配合,三是震慑与造假像。
马上就用上,从浅攻改为深攻,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去年河东与陕西涝灾不严重,但为发起这一战,所有粮食储存起来。那怕默视着京畿附近粮价踊贵,然后借助拉练为名,悄悄将这些粮食调到前线。虽动用了百姓,但是在百姓承受范围之内。这是以牺牲后方百姓幸福为代价,储备的粮草。如今两军僵持,每天消耗的数量将是惊人的数字。若是调物资武器倒也罢了,一旦深入到云州,就要从后方调来许多民夫运输供给。消耗更惊人,我一旦担心粮草储备不足,二是担心国力承受能力。百姓负担也会加重。”
不讲漫长的供给线。会给耶律斜轸机会。就讲财力与民力。
李继隆又默然。
“之所以将新兵调到前线,是磨练的,培养他们的信心,熟悉战场的惨酷。但暂时大多数新兵仍不堪重用。因此消耗还是指望那边……”宋九向东北努了努嘴。
李继隆有些不以为然。
宋九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可小视那群女真人哪。当初是败了,主要各部松散,兵力不多,如今那边兵力还是不多,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大多数人抱成了团。可能他们调动四五万军队,但这抱成了团的四五万军队当抵我朝最精锐的十万禁兵。石普将军这些年也成长起来,包括乌玄明手下也出现一些能打的将领。远非我当初去辽东时的野蛮小国度了。”
“我不想死太多的将士,甚至弄不好。让大家生起厌战情绪,即便击败耶律斜轸也是得不偿失。况且还有一件事,可能明年你就知道了……”
那就是四川,那就是王小波,李顺!
现在朝廷仅是将他们当成一群流寇。宋九却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实际这两人替朝廷办了一件大好事!
但来得不是时候啊……
……
“大王可以做勾践了。”石普说道。
其实石普对勾践很反感,一不能守住家业,二不能善待功臣。
与皇上相比,勾践是什么玩意儿!
他更反感乌玄明。
宋辽恶战连连,给了乌玄明最好良机。迫于国家形式需要,混同江这边几乎被萧燕燕自动遗忘。
乌玄明借机统一长白山与海滨各族,又大肆鼓励种植养殖,很快辽东这一带百业兴旺,欣欣向荣,兵强马壮。
可随着力量的增涨,乌玄明又再度骄傲起来,多次盲目自大地想出兵。石普无奈,只好给他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然而反感的不是这一点,起初石普很小心地辅助他,包括一些不错的将领,陆续向乌玄明推荐。开始乌玄明也听取了。随着手中实力增加,渐渐就不将石普当作一回事,任人唯亲。
不过好在他比高丽人强。
石普忍气吞声,还要努力替他们继续壮大实力。
这个日子就快结束了。
乌玄明大喜。
石普退下,将候中勋、安定忠、刘贇,岑浩,刘安,杨延玉与蔚绍敏以及韩滋等将臣一起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