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新纪元1912 > 第76章 改变

第76章 改变

2月21日,清晨六时三十分,薄雾在凡尔登的街道上弥漫长着,寒风吹了起来,使得空气中的温度似乎又低了些,对贫寒的人家,这可不是好受的日子,战争,这场战争带来了一些改变,至少对于这里的绝大多数法国家庭而言,因为林地位于战区,而且大量的树木被用于修建野战工事的缘故,所以,这一带的法国家庭失去了冬季取暖的木材,同时,又因为煤炭涨价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使得大多数人家甚至没有足够的燃料,在这种情况下的冬天无疑是让人极为沮丧的。

清晨时分的这座古堡显得有些昏暗,尤其是那些老旧矮小的房子里显得更黑。在这座古堡的街道上沿街的建筑,窗户开得很低,看去很简陋。住在里面的人实在也是贫寒的。可是他们很善良、勤劳,内心中总怀着对上帝的爱戴与崇敬。在他们看来,上帝赐给他们一切,而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不过只是上帝的考验而已。

这时从凡尔登主教宫的钟楼上给传来了钟声,那钟头显得很是深沉,甚至有些欢快。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钟声将注满了每一个在虔诚祈祷和富于崇敬心的人,在这场战争之后,主教宫内的勒富尔主教为这里的人们和士兵们祈福着,似乎正是那里的一切都在保护着这里,或许正是因为主教宫的存在,方才使得在过去的数百年前,没有任何敌人曾攻陷这里,即便是到现在,他们仍然不会有任何怀疑。

作为一名随军牧师,瑞恩?普恩加莱可以算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甚至可以说是极为虔诚的教徒,而他加入这场战争的原因非常简单,在他看来,这是他作为牧师的责任。在他看来,他有责任在战场上,在那些士兵们即将死亡的一刻给予他们平静,而在过去的两年间。他一直如此努力着,努力帮助每一个垂危的士兵。

“上帝在看着我们!”

每一次打量着这场战争的时候,瑞恩?普恩加莱这个家乡人口中的“爱国者”总会在心中如此对自己说道,或许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他的内心除去教徒的虔诚之外,更多的却是被一种爱国主义情操笼罩着,而现在当他经历了马恩河战役以及随后一场场战争的残酷和数以百万计死伤之后。他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操却出人意料的被冲淡了。

对于他来说,现在,他的心中只剩下了一个教徒对于战争经历者的怜悯,几乎每天,他都会在清晨时分在主教宫的教堂之中,为每一个人祈福,不再仅仅只是为了法国,而是为了法国军队中的那些可怜的迷途羔羊。甚至还有对面的德国士兵,他们同样也在这场战争中流血,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生命。

此时。对于瑞恩?普恩加莱而言,他只是满心真诚地朝着上帝走去,和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从步行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了祈祷,为这座小城的平民,为这里的士兵,为……为了这里和平。

感受着周围这难得的和平气息,想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这里一直保持着难得的和平。瑞恩?普恩加莱的心中就感觉到了无止境的欢乐。教堂的钟好像敲出了他的欢乐,把他的欢乐带向整个城市,甚至整个法国,当然如果法国人能够体会的话。

不过,瑞恩?普恩加莱本人却极为明白,这种欢乐只是短暂的。甚至是不能告知他人的,在现在,在这个被前所未的爱国主义情操笼罩的国家,任何对和平的向往,甚至是同失败主义、同卖国主义划上等号的,这个国家现在唯一能接受的就是——战斗,不停的战斗下去,直到胜利,直到雪洗1871的耻辱,除此之外,这个国家没有任何选择。

“这不过只是政客们的选择!”

经历过太多的死亡之后,对于瑞恩?普恩加莱来说,似乎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缘了,甚至所谓的“1871”之耻,此时,他甚至认同他曾经的老师,阿培尔教授说过的那句话“阿尔萨斯和洛林是属于德国的,1871年的普法战争,不过只是普鲁士阻止了法国阻挠其干涉德意志统一的战争而已,德国获得了胜利,所收回的仅只是他们曾经失去的”。

在一开始,对此瑞恩?普恩加莱并不认同,可是现在看来,的确如此德国和法国在领土扩张问题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阿尔萨斯一直被法国和德国争来夺去。对这两个地区的争夺也是一浓缩的德国与法国恩怨史。

欧洲在罗马帝国时代曾经获得统一,其后查里曼帝国也短暂统一过欧洲大部,最后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公元843年把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别是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也就是后来法国、意大利与德国的雏形。

中法兰克的继承者光荣地实施了中国的汉代一样的“推恩令”,不是把大位传给长子,而是所有兄弟平分,这样中法兰克又分成很多小部分,这也自然让东西两强有了可乘之机,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分别抢占了洛林和普罗旺斯。

1618—1648年欧洲的30年战争后,《威斯特伐里亚条约》签署,战败的德国正式承认法国拥有阿尔萨斯-洛林。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一败涂地,双方次年缔结和约,法德边界恢复到了300年前的状况,阿尔萨斯-洛林重新被德国占有。

普法战争之后,法国的大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流传广泛,其精湛的艺术构思也常为人们所赞赏。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广义上的德语区,直到现在阿尔萨斯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阿勒曼方言,与德语十分相近。

也许,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当法国重新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最后一课》同样一番场景可能会再次出现,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曾经说德语的小朋友,他们怀着悲伤的心情与德国告别。和德语老师告别,第二天不得不接受以后课堂上只能使用法语的事实。

可到那时,德国是否会有一位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作家写出类似的文章,到那时也许就难以听到有人为德国鸣冤叫屈了。而从两个地区传统的语言习惯来看,德国人似乎更占道德优势,更有理由渲染悲情。

而到了那时法国人为了彻底同化阿尔萨斯和洛林,也许会在文化统治上也是比较残酷的,不比德国人更仁慈,而关键是本地居民主要讲德语。为了抹去对德国的记忆,法国人只会更残酷!

当然。这只是阿培尔教授的说法罢了,而他所说的这一切,最终只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所谓的收复法国的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不具有法理依据,那里从来都不曾是法国的领土,也正因如此,阿培尔教授才会被人指责为“卖国贼”。

过去,瑞恩?普恩加莱认同那些人的观点,但是现在。他却认同了阿培尔教授的观点,法国根本就不应该为了所谓的“1871之耻”同德国无止境的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为了从阿尔萨斯、洛林真正的主人那里夺得阿尔萨斯和洛林。更不值得!

可即便是再不值得,法国都已经卷入了这场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止境的战争,对于瑞恩?普恩加莱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每天不断绝祈祷,以他的祈祷换取那怕一个生命的挽回……

突然,空中传来一声尖锐的啸声,那啸声是炮弹的呼啸,但是却是他从未听过的。啸声之大如火车于天空轰鸣,而最为惊人的那轰鸣声却是尖锐的,而非低速炮的沉闷,这是什么……

被啸声拉回思绪的瑞恩?普恩加莱朝着空中看去,隐约的他看到空中划过一道黑影,一下瞬间。他听到一声巨响,像是建筑被狠狠的击垮的声响。

而在那声响之后,瑞恩?普恩加莱的前脚刚刚落下,他便感觉到一阵地动山摇,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只让他生出一种错觉,大地似乎将被掀翻!

这……

在地动山摇传来的同时,沉闷而剧烈的爆炸声从地下传了过来,那声音极为沉闷,在声音传来的同时,一团巨大的黑色烟云开始升腾起来,在烟云中巨大石块飞舞着,重达数百公斤的的石块轻易的击碎周围的建筑和着黑烟向着半空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