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 第九十三章 狠抓质量

第九十三章 狠抓质量

柳风可不想自己的飞机随便摔,那自己就不用卖了,顺便也提升下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国政府在接到订单后,到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直接就布置下去了,柳风看着他们这么轻松的布置下去,就知道上来的零件质量好不到那里去。

那些军供企业应该还不会太差,但是普通国企就估计要完蛋一大批。

不到一个月,首批零件到达柳飞,在主脑和工程师的检测下,成品率只有不到60%,柳风根本没客气,所有的不合格企业都被拉到了黑名单上,并直接在柳飞大门外的公示墙上直接公示。

并对合格的企业拉到另外一面墙上,标明合格供应商,当然一些保密企业没有标注。

随后,老邓就坐不住了,因为上面居然有不少军工企业,还没等说情呢,就被柳风直接顶了回去。

“老邓,你记住了,我是资本家,我已经很给面子了,要是美国公司敢给我来这套,我就告的他倾家荡产,对你们我只是拉到黑名单就算了。”

“另外,你这么大的领导,就是给这帮子拿了钱都不好好干活的人,专门擦屁股的?你没别的事情干了呀?用不用我帮你找点事情干呀?”

“我付了钱,没有克扣一分钱的利润,还做不好,往好了说那就是没长脑子,往不好了说,那就是在往社会主义脸上抹黑。”

“你还是去研究怎么保证质量不合格的别送来的好,这个名单我不会取消,我就是要让他们都明白,不合格的东西交货后会面临什么待遇,机会只有一次,过了就没了,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要不他们永远长不大。”

老邓半天没回话,直接挂了电话。

4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国内多家企业的零件供货出现问题,被柳飞退货,并将所有退货厂商拉到了大门口的黑名单上,并表示这些厂商将永远被柳飞踢出了供货商的范围。

随后发表了老邓的署名评论,对中国政府交货给柳飞的零件成品率,居然没有达到60%给予了严厉的抨击,随后说明国家是不会为这种出次品的企业向柳飞求情的。

柳风看了报纸撇了撇嘴,这个死老邓借自己打驴呢,连点广告费都没有。

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居然有一半以上人表示不满意柳飞的做法,并号召抵制柳飞。

柳风则是看着报纸直乐,抵制柳飞?真是搞笑的很呀。

随后一周,国内媒体之间争论不休,主要集中在出现错误是否允许改正的问题上,并要求柳飞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柳风看了报纸琢磨了下,还是放老邓一马。

随后在4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公布了苏联和美国进口的零件质量,100%合格,并宣布柳飞就算倒闭,都不会再把那种不诚信的厂商列入供货商名单。

这下好了,大家都闭嘴了,没人在报纸上当反面旗手了,各方势力不过是想借用舆论,把自己再列回供应名单罢了,但是柳飞已经明确表态,就是倒闭都不搭理他们,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谁能让柳飞倒闭,大家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随后人民日报提出了狠抓质量,保证生存的文章,在上到柳飞的黑名单的企业中有不少厂家都直接面临采购商的退货,并且在其他产品上遭到采购商的不同对待,检查的比别人的都严。

已经有一家企业质量完全不达标的,已经被退货逼到资金链断裂的地步了,当地政府直接把所有的厂领导都撤换了,正在停产整顿。

而一些这次没有被退货的企业,企业的订单瞬间爆满,工厂的订单都排到两年后了。

随后的评论员评论道,质量问题是企业的生与死的问题,两种境遇表明了企业只有把好产品质量关,才能生存下去。

随着柳飞的黑名单的增加,国内的企业没什么技术实力的再也不敢接柳飞的订单了,而一些有一定技术实力,并且在管理上能够跟上的企业借着柳飞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到5月份,随着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车间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飞机的生产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因为自动化生产而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直接把柳飞的最后二个组装车间也启动了,专门生产安-124。

这样一来,除了一个发动机制造车间,剩下的9个车间两个是生产安-225的,7个生产安-124的。

并且,安-124已经有成品12架,生产周期也缩减到半年左右,一年的产量提升到50架左右。

在和西方石油的哈默沟通后,哈默表示现在在没有能力购买全部股份,柳风提出要将出售给苏黎世银行,哈默沉默了好长时间后答应了。

柳风把苏黎世银行的安德森约到了柳飞,正式向苏黎世银行提出了出售西方石油的股份,这个时候,油价已经涨到38美元/桶了。并且还没有涨停的信号。

柳风油田的最终储量报告也出来了,大概在12亿吨以上,总储量在96亿桶以上。柳风的份额在20亿桶左右,那就是价值在760亿以上。

对于一次吃进如此之大规模的油田,苏黎世银行最后决定全部拿下,因为随着两伊战争的久拖不决,石油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已经几乎没有了。

最后,苏黎世银行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吃下了柳风全部的股份,这样一来扣除原先的60亿美元的贷款,柳风手里有了340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

在完成交易后,柳风向中国政府递交了申请,继续在柳飞向北占用土地,继续扩大规模,扩建20个大型组装车间,并扩建机场和仓储货运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