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马吉芬司令的急电。”一名秘书将一份电报送到了海军作战部部长本森的桌子上,然后在后者签收后转身离开。
“这个家伙,又在做什么?让我猜猜吧。是要补给呢还是要我安排随时准备替换的新的军官?亦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本森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一边浏览起来。对于马吉芬这个人,本森,甚至是美国海军内部都是十分纠结的。首先一点就是马吉芬这个人实在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从指挥和管理上,马吉芬的行为无可挑剔,堪称整个美国海军中最优秀的指挥人才,但是他不懂,他不知道战争最终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更不懂每做一件事都要照顾好周围的利益。
别的不说,因为14寸50l火炮散步过大的问题,最终马吉芬决定撤除所有的14寸50l火炮换成14寸45l火炮,并且表示在散步问题解决之前,拒绝接受新的14寸l50火炮!这就让他得罪了一大批人!后勤部和军械部一直到军火商几乎都得罪了一个干净!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缺不了他,马吉芬恐怕根本当不上美国驻欧洲舰队司令。而且美国海军内部不少人认为马吉芬骨子中希望避免和华夏的交锋,虽然因为塞班岛事件让美国人彻底放弃了进一步向东南亚方向渗透的企图,但是某些心中依然打算西进的政客依然对其十分的不满。
“尊敬的本森将军,对未来的海战战局,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虽然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猜测,但是我认为为了防止一些悲剧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的海上战略的变化。”
“自从日德兰海战过后,德国公海舰队的无畏舰就再也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按照德国的工业实力。在华夏的支持下,这些战舰完全修复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即使在德国海军最为艰难的时刻,希佩尔舰队被重创。埃森将军攻击德国军港,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未服役的情况下,这些无畏舰并没有参加战斗。也就是说,这些战舰在船厂中待了足足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发生一些事情,比如说战舰的改进,尤其是主炮的改进和升级。”
“这并非无稽之谈,德国无畏舰都是参考华夏的龙兴级战列舰建造的,华夏龙兴级战列舰可以将三联12寸主炮换成双联14寸主炮,那么德国战舰也是有这个潜力的。或者说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换炮问题。这一年中德国无畏舰没有参战是否在进行火炮的换装呢?如果德国人将6艘无畏舰换装成6艘装备着8门重炮的超无畏的话,那么英国海军将面临空前的压力,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建议重新考虑双方商定的海军方略,先集中兵力在北海引诱德国公海舰队出击。一举重创,随后再南下对付意大利人。”马吉芬在信中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不看署名的话,我还以为这是英国人写的。”看着马吉芬这封电报,本森本能的就有一丝不满,正如前面所说,军事最终还是要为政治和国家利益服务的。集中兵力打击对手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美国舰队为何非要进入北海和英国人一起和德国公海舰队死拼呢?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在北海局面还能控制的情况下,美国人的意思是先让英德两国在北海慢慢消耗,然后美国海军集中兵力和法国海军一起打散意大利人再说。毕竟根据美国海军部的分析,除了15寸舰炮之外,一般的14寸45l级别的火炮对美国海军的标准战列舰并不会带来多大威胁,面对意大利舰队比面对德国舰队的风险要小得多。而且美国支持了法国的建议,先解决地中海问题,在以后协约国内部会议中就不会孤立,为了尽早打通法国与北非的联系,法国也必须在某些事情上支持美国人!
一方面让英国人和德国人死磕。消耗英国的海上力量。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得到法国的支持,这是多么好的算计啊!怎么可能因为马吉芬的一封信就改变呢?那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讨价还价几个月的成功不久全打了水漂了?先不说这事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美国政府也绝对不会同意改变计划,即使英国人也有同样的观点,来劝说美国人改变战略,美国人也是不会同意的,按照美国人的计划,先不管怎么着,让大舰队和公海舰队先打一架再说吧!
不过马吉芬提出的建议也确实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于是乎美国海军高层还专门分析了一下德国公海舰队舰队无畏舰换炮的可能性。如果单纯从技术性和时间上分析的话,德国人还真有这个可能完成这个计划,首先,技术上在造舰的时候为后期换装更大的炮塔预留空间是可以实现的,毕竟有大把的事实在哪摆着呢,比如说华夏就是这样。其次,从时间上来讲,一年多没出手了,如果都待在船坞中的话,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完成换炮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