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在关于巡洋舰这一舰种的谈判会如此的艰难,所消耗的时间居然比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谈判都要长!倒不是说巡洋舰的重要性超过了主力舰和航母,而是说,巡洋舰这东西各国的定义都是五花八门的,从吨位到火力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说华夏和意大利,使用的装甲巡洋舰主炮口径都是10寸级别的。爱玩爱看就来 lwxs520英国人是234mm主炮,美国是8寸炮和10寸炮,法国、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是240mm火炮.......。结果造成了双方一谈起来,仅仅是火力方面就很难达成一致。大家都打了n年了,都知道同吨位下口径大的火炮有利。而且同时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海军体系,各种火炮的研制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想要说服别人用自己的火炮口径,那可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啊。尤其是英国人的234mm主炮,这在其它国家眼中是多么奇葩的存在啊!
历史上大家都选择8寸炮是因为英国人生产了装备8寸炮的装巡卖给了日本,意大利人也用过阿姆斯特朗产的8寸炮,美国人也有8寸炮的装巡,可以说除了法国,几个签约国都有8寸炮。所以大家可以将就一下就定这个口径了,但是这一次,真可谓是百鬼夜行啊!你想统一8寸炮?凭嘛啊,一堆国家反对你!德奥法对于自己的240mml45火炮还是很满意的。华夏和美国意大利倒是都倾向于10寸炮......。但是这又来了一个问题,火炮这么大了,船只吨位就会上升。而各国对于续航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美英对续航力要求比较大。同盟国基本上没什么太大需求,结果这就和火炮性能提升一起导致了巡洋舰吨位的恶性膨胀。根据历史经验,条约巡洋舰想要拥有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8寸炮的装甲的话至少需要1万4的吨位,而要是换成10寸级别的火炮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将会比较恐怖了!完全是一个个小型战巡啊!而徐杰看到下属汇报上来的海军军备谈判记录后,也表示凌乱了。他现在也摸不准到地将巡洋舰的基调怎么定才好。其实对于华夏来说巡洋舰有些鸡肋,华夏没那么距离遥远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巡视。同时也不像美国那样随时准备跨越大西洋支援欧洲作战,防空和反潜自然交给驱逐舰去做了,未来海战主力是航母,晚上要么转进要么靠战列舰。巡洋舰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啊!10寸级别的火炮再厉害也伤不到战列舰啊。
吵了大概4天的时间。谈判各方竟然连巡洋舰火炮的上限都没敲定......。最后同盟国提出了这样一个意见:“重巡洋舰最大吨位不超过1万5千吨,剩下的大家看着弄吧!”德国人提出这个吨位是有依据的,因为在1战中各国最大的装甲巡洋舰吨位大多都是这个级别的,再大的话那就是小型战列巡洋舰了,既然要和主力舰有一定的区别,那么1万5千吨这个吨位正好差不多合适。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提不出什么反驳意见。但是考虑到各国原有装甲巡洋舰的火炮口径,最终提出的重型巡洋舰的火炮上限不能超过10寸。除了重型巡洋舰之外,还有轻型巡洋舰,在界定轻巡火炮口径的时候,英国建议使用7寸火炮作为上限。1战中美国有这个口径的火炮作为前无畏舰的2级主炮,而相对应的德国和奥匈也有170mm火炮。所以这个级别的火炮比较符合各自的情况,(英国人哭了)大家都能接受,而关于轻巡洋舰的吨位。各国没有做相关规定。毕竟你要是愿意造一艘15000吨,却只装7.5寸炮的话,那是你自己吃亏,大船抗小炮,没人管你!
剩下的就是巡洋舰吨位问题了,实际上各国对巡洋舰的需求都很大,美国需要同时兼顾太平洋和大西洋,英国和法国有遍布四海的殖民地,德国海军走出来北海,而且因为在1战中饱受护航战舰数量不足的影响,所以对巡洋舰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至于华夏吗?为了保护从北冰洋到赤道附近的海域也必须拥有大量的辅助战舰,这笔钱对于绝大多数参加跳跃的国家来说是绝对不能省的。所以在谈判中将巡洋舰的最高吨位定为35万吨,其它国家按比例获取自己的吨位。
因为巡洋舰这个大类本身就分成了两种,一种是装备10寸级别火炮的重巡,一种是装备7.5寸级别火炮的轻巡洋舰,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两种巡洋舰的比例如何界定呢?同盟国自然希望重巡的数量多一些,毕竟他们要的是质量而不是为了数量,自然希望提高重巡的比例,而英法必须保持一定的轻巡洋舰数量来满足巡弋殖民地的需要。并且希望提高轻巡的比例来降低同盟国在巡洋舰方面的质量优势。而华夏和美国对此却不是很在意,因为作为战斗力最高的两支海军,他们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上的优势已经足够抹杀巡洋舰方面的些许差异了。
“巡洋舰和主力舰不同,后者的作用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对付其它国家主力舰,而巡洋舰根据各国的需要不同,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些许差异,比如有的国家需要保持足够的数量还维护海外殖民地的安全,而有的国家巡洋舰需要压倒潜在敌国的巡洋舰。为此,我们直接用一刀切的方式来用一个固定的比例来确定所有国家的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比例是武断的和不合理的!为此,我建议各国在巡洋舰方面实施浮动比例,重巡洋舰所占比例最多不超过总吨位的6成。”最终华夏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不过在某些人眼中,这个方面明显是倾向于同盟国的,因为同盟国对重巡的要求就接近于6成。而协约国的意见是一半对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