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摸出不大对劲的李中堂,发电叮嘱袁世凯,实心用事,别再闹笑话给人看,务必设法把朝鲜的事儿平了。实在不行,自己这边可以派兵。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知道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里的不妥当,也觉出一股子不同寻常的味道,似乎有诸多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但还没想到中日开战的意思,只当日本又要得寸进尺占小便宜呢。
他也清楚出兵必然导致事态扩大,一旦引得日本军队登陆朝鲜,会产生诸多的麻烦,少不得又要面临一大堆的弹劾。但为了自己的面子和爱将,却也顾不得许多。
袁世凯看到新的报道,气的当场把报纸撕成碎片,上好的瓷器砸了一地,扯着嗓子用河南话骂了整整一上午,然后咬牙切齿的质问朝鲜王室:“你们到底还有没有点用处了?那么多军队拜在京畿有什么用,还不排出去着力剿杀匪贼?防卫之事不必担心,凡是有我担着!”
不过发完了火,他才忽然发现,《国闻报》上对此早有预判,认为“袁项城性刚愎而自负,必不肯屈从现实,其强令朝王兴兵进剿,以搏胜机。而朝鲜上下君臣皆无用愚顽之辈,必难达成一致意见,徒耗时日,并无一策以破敌”。
真给说中了!5月10日,朝王再次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对策,朝王提出请清国派兵,结果领议政沈舜泽、右议政郑范朝和左议政赵秉世全都反对!这仨相当于朝廷群臣首领提出反对意见,朝王都没辙!
不过这帮重臣的理由很奇葩,是怕援兵来了,需要他们承担军费!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年袁世凯等人搜刮的何等凶残,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这帮人多么无用!因为从头到尾,整场朝议,都没人能拿出解决当前危机的办法!
无奈之下,朝王下令继续出兵征讨。只不过,到了这节骨眼上了,朝鲜王室却还在内斗不止,结果竟任命闵妃心腹---时任全罗兵使兼壮卫营正领官的洪启薰担任两湖招讨使,率领800名受过近代军事训练,装备美式武器的京军前往镇压。
事关脸面和名声,袁世凯不敢轻忽,派出心腹跟着出征,结果发现,这帮子官军比土匪都坏!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并且前后两帮人为了抢功劳,金文铉擅自出击,却被全琫准在黄土岘伏击大败,死伤八百余人,领兵官李景镐被击毙,还免费赠送枪支600余杆,当了一回妥妥儿的运输大队长。
麻烦还没有完呢。这些出征的京军根本都毫无斗志,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一路不但有人开小差。洪启薰出发时带领的800人,到了泉州城时只剩下470余!尼玛这还怎么打仗?
洪启薰也不傻,到了阵前一看起义军的声势浩大,立即提请朝王赶紧的向清国借兵,这打不赢啊!
袁世凯的肺都要气炸了,质问朝王:“方今东学跳梁,招讨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启薰任之,国家不误而何?余近遣使至战地侦察,将无严威,军无纪律,官校终日不为一事。兵卒出入闾里,偷财贪色,为害居民贼军在前。则远阵于数十里以外,待其退却,然后追讨,是岂讨贼之本意?”
你丫的倒是给老子上去杀啊,哪怕赢一阵,老子也有话可说,这尼玛敌人没见着,自己的人都跑散架了,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袁世凯觉得自己挺憋屈,怎么摊上这么一群猪队友啊!
但是没人可怜他,《国闻报》的详实报道和“华声”的评论,好似刀子投枪一般,毫不客气的狠狠戳向袁世凯的脸皮。尽管没有任何讥讽嘲笑的意思,只是公平中立的评述他即将遇到的一系列麻烦,和他要作出的决策错误,却也足以让无数人看清楚,他是如何的困窘,一次次的被猪队友坑的体无完肤!
短短十数日,袁世凯成了天下第一大笑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谁让他那么年轻就取得偌大权位?眼红的人太多了,落井下石那是毫不客气!
《国闻报》没有刊登采纳任何奚落袁世凯的文章,但坊间的评论和唾沫星子,也足以淹死他。名声臭的名扬国外,连洋鬼子们都对这么一位愚蠢的总督居然被委以重任,而报以无情的嘲讽。
就这样,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些小问题,在无人宣扬的情况下,本可以含糊过去,甚至连错误都算不上。却在有心人的蓄意运作下,活生生的成了毁人前途和名声的戏码。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谣言都能积毁销骨,更何况明晃晃摆在眼前的事实!
砖头砸这么狠,严复都有些不忍心了。虽然他跟袁世凯不熟,好歹也都是李中堂麾下的同僚,这么干似乎不太地道。
杨浩却义正言辞的说:“我们的责任是要以残酷的事实警醒国人,让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看清楚危机所在。袁项城只是适逢其会,并非针对他。况且,这也只是大戏开场的序幕,接下来,我们要评判的人位置更高,影响更大!国家危亡与私人名利,哪一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