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如此一来,朝鲜之冲突再无转圜的余地,不但袁世凯和李鸿章之前的一番表现将成天下之笑柄,满朝文武大臣,也将被日人的颟顸显得无比愚蠢!哼,好好把他们的无用无能老朽迟钝,表演给天下人看!”
丁惟汾毫不掩饰自己对清廷的恨意,用力的挥舞着拳头,如同即将冲上战场杀敌的勇士,充满了斗志!
杨浩最喜欢这样的同伙儿,没那么多的思前想后,也不畏惧危险和挑战,机会来了,就干脆利落的抓住,这样才能在一日三变的紧张局势中,始终把握先机,稳步前行。
一想到之后的风云变幻,自己居然是其中操纵的一份子,丁惟汾激动难抑,快速的来回踱步,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夹杂着日照方言急速的喷吐:“今日一早,朝王已与东学道魁首议和完毕,彼方同意撤出全州,解散力量,不使日人有兴兵干涉之机。袁世凯竟然敢贪天之功为己有,发电国内,妄称此事为他一力促成!哼哼,果然胆大心黑,狂妄至极!”
杨浩冷笑:“他是靠投机起家的,这点胆量还没有,也就当不了十年朝鲜太上皇。想来接到他的电报,李鸿章又要摇摆不定,再加上日本使节虚言哄骗,英国人在侧打马虎眼,他肯定妄想着以叛乱平定为借口,商议双方一起退兵,如此兵不血刃,就化解危机。这就显得他手段高超,压过朝中主战派一头!”
“只可惜啊,聪明如李鸿章,如今也没有看透天下大势,苟且偷安已然不可能!国家的尊严与安全,终究是要以血和火来铸就!他,老朽了!”
丁惟汾的思想进步已经有了激进的苗头,那些从本世界经过无数英才总结归纳出来的思想精华,被他囫囵吞枣的读取之后,迅速吸收,开始从一个懵懂的愤青,朝着一个拨开云雾、看清真相的革命者转变。
杨浩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从未见过这样一种热情、激昂的青年,仅仅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甚至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义无反顾的投入进去。这种觉悟,让他想起在教科书里,在影视剧中,那些迎着刺刀和枪炮,面对死亡的威胁,怡然不惧,大声喊出振聋发聩之怒吼的先驱!
这也让他终于明白,为何当下的孙大炮那种四六不靠、不成体系的萌芽革命思想,都能引起那么多的青年精英响应,追随,投入。实在是,在这个时代,被列强的大炮轰碎了满清两百年打造的一潭死水后,读书明理的青年们,睁眼看到的是一个巨浪滔天的险恶世界,他们只要认识到了民族危亡,就能勇敢的站起来,抗争!
不抗争,不奋斗,整个民族都要完蛋。哪怕在愚民统治下经过多少代,那种深入国人骨髓的天朝上国、泱泱中华的自傲和尊贵信念,依然凭着中国文字传承下来。
如今,那种来自祖先的辉煌眼瞅着就要葬送在这一代手里,连给异族当奴仆的机会也不可得,后退无路,只能前行了!
不管从反正哪个角度去讲,中国的士人阶层总是不肯认栽的。历史上那些异族入侵建立的王朝,好歹还有个“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裱糊脸面。现在,西方人却要来个彻底改变,这就绝对不能接受!
杨浩的年龄和经历,无法理解在这个时代,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精神,是所有读书人阶层的支柱。当有人要把这根支柱砍到,并且连根拔起烧成灰烬,那等于是挖了他们的祖坟,不拼命,才怪!
与丁惟汾一起来的另一个青年许衍灼,同样也是思想觉醒最早的一个,两人结伴来朝鲜,分工明确,一明一暗。
听到这里,他也忍不住道:“等日军大批赶来,朝鲜局势将不可控,我们也要有所作为,决不能让倭人轻易得手!”
杨浩此前已经跟他们推演过朝鲜事变的过程和结果,如今一步一步都在兑现,两人绝不怀疑其判断。以日本人的得寸进尺秉性,他们的大军来了,就不可能轻易退走。清廷若是还在步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对朝廷多么失望,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一场大败降临到自己人头上。
没有人比杨浩更清楚事情发展的方向,尽管许多的中间环节被他硬生生的催熟越过,总体的结果基本不可能改变。
他挺起胸膛,双眼微眯,注视着窗外露出半边的江水,以无比肯定的语气道:“若不是为了尽可能的挽回败局,我们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来此?哼,日本人的主力最迟在今天傍晚就将登陆仁川,随后,他们将抢夺汉城控制权,逼迫朝王否认与清国的宗藩关系。若得不到应允,他们甚至会把大院君抬出来当傀儡,强行斩断与清国之关系,光明正大的缔结保护国约定。之后,就要展开对清军的驱逐之战!”
丁惟汾捏紧拳头,目光灼灼:“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浪费。等日军先头部队一到龙山,我就立即去面见袁世凯,劝他警告国内早做准备,同时将此事以号外的形式同步披露。然后,就要做好充足的军事斗争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