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大教皇 > 385郭图之死

385郭图之死

话说栾奕攻打冀州的时候,袁谭趁机捡了些小便宜,占去冀州东北甘陵、安平、渤海、河间和中山几座城池。还没来得及位置窃喜,半个月后便得探马来报,栾奕留卢植帅4万教会豫州军驻守冀州,自领主帅,帅圣母教中央军、圣熊军共计8万余人,以吕布为先锋直向幽州南皮杀奔而来。

袁谭登时慌了手脚,他早就料到终有一天栾奕会将大军开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上来,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他手下总共只有不足5万人马,怎么可能顶得住教会装备精良的8万大军?

惊慌失措之刻,帐下首席谋士田丰建议袁谭向驻守在并州的高干——也就是袁绍的亲侄,袁谭的表哥求救,请他共御栾奕,以免幽州沦陷后,栾奕丢掉后顾之忧,将来转将刀锋对准并州。

袁谭素日与高干不和,听了田丰这番建议虽不情愿,但碍于时局紧迫,只好命帐下书记陈琳用华丽辞藻言辞恳切的撰写了一封求救信,派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去并州,交到高干手中。

而高干虽不喜袁谭,但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可惜他很想派兵去救助袁谭,可怎奈近段时间由张燕率领的黑山贼闹得正凶。时常出山围攻兵力薄弱的城池,破城之后将城中府库劫掠一空。等到高干派兵去剿,黑山贼早已不知所踪,给高干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此外黑山贼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一万人左右,可是别忘了,众所周知如今的他们已经投到了圣母教栾奕帐下。有他们做内应,在加上陈兵冀并边境,一副虎视眈眈模样的卢植,并州自身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去救幽州?

得到高干无法出兵救援的讯息,袁谭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再次寻田丰、沮授问计。田丰、沮授皱着眉头思索半天,沮授想出一条下策——暂且放弃南皮,拉大战略纵深,将幽州的首道防线定在易京。

袁谭细细一想,易京作为过去公孙瓒的大本营,被公孙瓒建设的牢不可破,城外有着六丈多宽的护城河,城墙高十多丈,厚四丈,城内还建有坚实的瓮城和内城,依托如此坚固城池,足可抵御栾奕大军。

思及此处,袁谭遂从沮授之言。将幽州兵马撤出南皮,退入易京。保险起见,他将兵马一分为二,一半兵马由田丰、沮授通灵留守易京城,他本人则亲自率领另一半人马在距离易京五十里处安营扎寨,以成夹角之势共同御敌。

起初,袁谭自诩这番安排会对汹汹而来的教会大军造成不小的麻烦,可是在看到满山遍野的血红十字大旗,以及教会蝗虫过境般密集的方阵时,他又心虚起来。特别是当亲眼看到吕布骑着标志性的赤兔马,持着丈三方天画戟出现在战场前沿之时,袁谭的心肝猛的揪了一下。

吕布的勇名不是传了一天两天,那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悍将,连颜良在他手下都走不上百合,自己手下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是他的对手吗?若是打起仗来,自己身边这些亲兵挡得住并州铁骑的冲锋么?

袁谭害怕了,他怕的要死。出于对死亡的超强恐惧,他开始觉得将兵马一分为二呈夹角之势的决定是错误的。之前他一直纳闷,为什么田丰、沮授非要坚持由他们领兵守城,而让他袁谭在城外扎寨。

现在才明白,田丰、沮授可以仗着易京城池坚固可以挡下吕布,却让他袁谭守在脆弱的木墙营寨里。如果战局不利,死的是他袁谭,至于田丰、沮授把城池拱手一送,不但可以保全性命,说不定教会还会念及他们献城有功,赐予他们官职。

这俩老狐狸狡猾啊!

袁谭哪里知道,田丰、沮授之所以坚持由他们驻守易京,可不是为了出卖袁谭。而是知道吕布此行,易京城才是他的目标,所以战斗的重点肯定集中在易京城上,而不是五十里外的袁谭大寨。反过来说,就算吕布去攻袁谭,田丰、沮授也会尽力去救,这样才能达到所谓“掎角之势”的效果。

只可惜,袁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非但不感激田丰、沮授这番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安全的行为,反倒误解田丰、沮授要出卖于他。

而且这一误解在他脑海中成行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想越觉得田丰、沮授要害自己,且越想越害怕。

于是,他做出了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领着大军仓皇逃窜。

得知袁谭莫名其妙撤回渔阳的消息,田丰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大事休矣!”

袁谭这一走,带走的不仅仅是近两万兵马,更多的则是田丰和沮授以及易京守军必胜的信念。没了袁谭的外寨,易京便成了一座孤城,就算城防再坚固,也终有城破的那一天。

而易京作为幽州的南大门之一,一旦他失陷,幽州全境便是一片沃土,教会的大军便可四处纵横。攻下幽州只是时间问题。

相对于田丰的愤慨,沮授相对比较平淡,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留下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古人诚不欺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