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展电传动汽车,没有变速箱这个拦路虎,中国乘用车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果不其然,听到胡文海的这一句话,卢定威的眼神顿时亮成了探照灯。
经过八十年代普桑国产化工程的培育,国内汽车配件体系至少门类已经齐全。如果能跨过变速箱这道坎,再加上燃油电机技术要求比车载内燃机还低一些——不涉及到动力输出的多变性,只要固定工况电就行,这样一来至少在量产廉价乘用车上,就已经没有障碍了。
而且这种量产车,自然吸气百公里汽油能做到五升以内,百公里加速六秒,安全性与奔驰、宝马相差不大,舒适性可能要差一些,不过至少内饰方面追赶起来还是很快的。到最后也许驾驶感上与大品牌还有差距,但汽车产业的大头还是二十万以下的普通车型。
事实早就已经证明,一旦失去廉价车型走量的优势,往往高端品牌并不能实现自持。失去奥迪,大众还是大众。失去大众,奥迪就不再是奥迪了。
“我对汽车领域的了解不多,我需要万向在混动汽车技术上给与我支持。卢总助可以把这份文件拿回去,尽快给我一个电传动汽车的研方案。”
胡文海开始毫不客气的对卢定威指派任务:“要联合哪些企业,有哪些具体技术需要研。投资哪些领域,涉及哪些无法绕过的国外技术专利,甚至是需要并购哪些外国企业,这些万向要给我一个表格。”
卢定威的脑袋点成了小鸡啄米,对胡文海的所有要求一概答应下来,再也不说什么需要万向董事会同意了——万向的股份都捏在鲁氏家族手中,所有的事情鲁冠球其实都能一言而决。
“方案拿出来之后,我们再来操作国内汽车标准和政策的推动。三年时间完成电传汽车的研和生产部署,五年之后给跨国车企来一个关门打狗。到二十一世纪,我们支持国内只留下两到三家车企,然后反攻国际市场!”
卢定威的呼吸随着胡文海的描述,甚至都要无法控制的粗重起来。万向一个私企,何曾想过能走到这样的地步。影响国内的政策走向,给跨国车企挖坑,最后还可能要住到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的走向和展。
这样的事业,确实值得万向赌上一切去尝试一下了。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着手组建一家合资公司,规划有哪些技术是需要研投入的。”卢定威开始进入状态,将胡文海的要求进行细化:“然后在全国范围内物色合作企业,通过投资、贷款、业务联系等方式,引导和组织他们对电传汽车配套技术进行研。”
“对,现在中国的汽车产业结构是及其不合理的。”
胡文海对卢定威的规划相当满意,因为这个体系当中是先确立大型零部件企业的地位,然后以此为基础培育出国际先进的整车企业。
原历史上,中国乘用车市场衰落的原因可以说千头万绪。单从产业结构来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是零部件企业完全依附或者从属于整车企业的。
英法德等传统汽车产业强国,零部件企业达程度都超出了整车制造业。美国和加拿大则是零部件与整车制造业力量相当,而日韩虽然整车产业比较强势,但零部件企业仍然拥有充分的自主能力。福特那种从炼钢厂开始,整车企业包打天下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日韩乘用车产业是金字塔结构,举国之力举起几个明星企业。美国汽车产业则是放射形结构,龙头企业辐射出众多的中小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竞争产品。中国的乘用车产业则是一盘散沙,不仅是一盘散沙,而是连基本的产业结构都没有构成。
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胡文海经过研究认为——可能是中国的乘用车企业太多了。
虽然中国采用的是牌照制,“控制”了乘用车企业的数量。但纵观中国各地车企,大多达省份都有自己的独立汽车企业和品牌。渤海有华晨和曙光,长春一汽下面有捷达、奥迪、红旗、马自达和解放五个品牌。帝都汽车自己就有吉普、现代、三菱和福田四个品牌。其他的还有哈飞、长安、广汽、江淮,就连海南都有个马自达。要把中国的车企和品牌都列个表,三千字根本不够。
如果说整车企业都是皇冠上的明珠,那中国车企就是根珍珠项链。乘用车产业形不成合力,自然是自相残杀,更不要提开什么产业集团。
卢定威的思路则是先培养出一批强势的零部件供应商,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栽培出国际水平的车企。既不是金字塔形、也不是放射形,而是避开跨国车企整车产业的锋芒,从零部件领域积蓄力量,最后杀跨国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如果非要给这种模式起个名字,胡文海喜欢把它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