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表诚意,求兄弟们的月票,这是第五章)
陈必时调兵遣将的时候,帕特里奇中将却在为一件战场外的事情操心。
那就是成立美日台联合司令部。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日本还好说,早在七月底,美国副总统拜伦访问东北亚的时候,双方就在军事指挥权限上取得一致。日本只要联合司令部参谋长的位置,在地面战斗中拥有指挥权,其他全都听美国安排。
这很好理解,日本只能在地面战场上出力。
虽然日本拥有一支规模在亚洲派第二、在全球排第七的舰队,还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反潜作战能力与舰队防空作战能力,但是日本海军是一支比较单纯的防御性海军,即便八艘“宙斯盾”驱逐舰与十多艘通用驱逐舰配备有mk41垂直发射系统,日本海军没有采购对地攻击弹药,舰队的攻击能力非常有限。
与海上自卫队相比,日本空中自卫队更加“单纯”。最先进的f-15j战斗机只有制空作战能力,几十架具备攻击能力的f-2战斗机只有反舰导弹,没有像样的对地攻击弹药,很难在对地支援中发挥作用。
总体而言,日本海空力量以防御为主,缺乏攻击性。
西太平洋都快被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与两栖舰队塞满了,满天都是美军战机,日本舰队与机群可有可无,大都在后方护卫船队,对付不见踪迹的大陆潜艇。在海空作战上,日本自然没有发言权。
地面战场是日本军事力量的主要舞台,也是日本当局的现实选择。
只有没有多大好处的脏活累活,美国才会丢给“盟友”,还美其名曰:联合作战。
对于这个问题,日本首相进藤加一、防卫大臣田中昌弘、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以及众议院的议员领袖都想得比较透彻。
日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身实力、获得完全国体、得到世界承认的机会。
要想获取,就得付出。
想要的到什么,就得付出什么。
日本想要得到一个国家的全部主权,就得在与主权有关的方面有所作为。
钱肯定买不来主权。
二十多年前,在那场由老布什对阵萨达姆的战争中,虽然日本受和平宪法与国内民意限制没能出兵,但是在战后当了冤大头,支付了四百多亿美元的战争开支。当时的四百多亿美元相当于二十年后的一万亿!
巨款没能买来主权,反而因为露富被美国盯上,换来了“失去的二十年”。
这件事情对很多日本人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他们认识到富裕但不强大的日本不是受人尊重的国家,只有强大的日本才能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这件事也对日本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出兵伊拉克、参与亚丁湾护航行动、积极参与半岛事务、在东南亚地区展开攻势外交,都与之有关。
从根本上讲,这些都在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做准备。
这就是一场战争,一场必将改变日本与西太平洋格局的地区战争。
虽然这是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战争,但是只要把握得当,日本也能从中获得梦寐以求的国家主权。
政治上,日本只开了一个条件,既在战争期间组建正规军。
虽然美国并没积极宣扬这件事情,甚至在正式场合从未主动提到这件事情,但是日本当局把话说得非常透彻,只有一个健全的日本才有权介入大规模地区战争,也才有理由让日本军民为之卖命。
政治立场决定了日本的军事态度。
相对而言,反而是台湾当局不好对付。
不管怎么说,台湾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输家。如果不是美国及时介入,就算台湾不会在一周之内输掉战争,也挺不过一个月。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从道理上讲,台湾当局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可惜的是,美国不想打地面战、至少不想一开始就卷入地面战争;日本在短期内最多动员两个师,只能担负一个方向上的作战任务;不管台军的表现多么令人不满,仍然撑起了半边天。
军事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
台湾当局是美日介入台海战争的政治载体,如果这个仍然得到二十多个国家承认的政权烟消云散,《美台关系法》就没有执行对象,美日的军事行动不但失去了合法性,反而会被视为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
没有日本,美国可以单独打这场战争。
没有台湾,美国连打这场战争的理由都没有!
美国卷入台海战争不是为了两千万台湾人的自由与民主,而是为了几家银行、十几家能源企业、几十家军火公司、几百万从业工人,以及几百名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