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九月七日发起进攻,也是无奈之举。
论才能,方士谦不比陈必时差,能够成为陆军上将、当上一方大员,肯定有两手,不然下面的人也不会服气。
方士谦只差一样东西:运气。
确定攻台作战总司令的时候,方士谦是第二号人选,排在陈必时前面,他没能选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年纪偏大,不见得扛得住;二是在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老毛病犯了,去疗养院住了大半个月。
相对而言,年纪肯定是次要问题,毕竟陈必时也六十来岁,不见得多年轻。
等他出来的时候,人选已经定了下来。
战争头几天,方士谦还有点幸灾乐祸,特别是美军参战之后,他更加觉得没被选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在美军的绝对制空权与制海权面前,换任何人上去,结果都一样,肯定得全线溃退。
到了八月上旬,方士谦看出了点苗头。
陈必时指挥的攻台部队确实在败退,只是没有节节败退,而是有计划的败退。
更让方士谦看不下去的是,陈必时一直让五十四军顶在前面,不惜代价的攻打台北。方博辉也就算了,作为军长,肯定不会去危险的地方。问题是,五十四军是方士谦的娘家,就像陈必时与十五军一样。
五十四军打残了,最受伤的肯定是方士谦。
不管怎么说,方士谦看不下去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方士谦在高层会议上对陈必时的攻台作战行动提出质疑,认为陈必时犯了严重错误。
方士谦的意图很明显:取代陈必时。
可惜的是,他的运气确实差了一点。
就在高层听信了方士谦,对陈必时的攻台部署产生怀疑的时候,日军第七师登台、美军加大了海空投入,台海战局风云突变。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换帅是最不明智的决定。
再说了,谁都知道陈必时与十五军的关系,总不能让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受到影响吧。
这个时候,方士谦也看了出来,陈必时的部署没问题,而且一直朝着既定目的前进,只不过不是在一周之内收复台岛,而是预料到美日的军事干预,要用持久战获得胜利,将战火控制在台岛上。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陈必时走的才是正途。
虽然在美日不出兵干预的情况下,在一周之内收复台岛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绝对不能把国家统一的重任寄托在一个无法肯定、甚至无法掌握的因素上。既然美日必然出兵干预,就得做好充足准备。
方士谦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个比较正直的军人,可是运气确实不行。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肯定是不懂军事的政客。
不能在一周之内打下台岛不是关键,丢掉制空权与制海权也不是关键,问题是,竟然没能在地面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不管怎么说,号称“百万雄师”的陆军可是全球第一。
六十年前,这支刚刚打下天下、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军队在没有海军、只有有限空军、连炮兵都没多少的部队就在朝鲜半岛上击败了刚刚打赢世界大战,有全球最强国力做后盾,得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与空军支持的美军。
先烈能做到,为什么后人做不到?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但有全球第二强经济体,还有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即便空军与海军仍然有差距,地面战场上的优势却非常突出。
在很多人看来,不管是99式主战坦克、05式自行榴弹炮、04式步兵战车,还是“卫士”系列火箭炮、“东风”系列战术弹道导弹,都不比美国陆军的同类装备差,部分装备还要更好一些。
有这种看法的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
准确的说,有人希望普通老百姓有这样的观点。
陈必时没能打下整个台北,甚至没能守住半个台北,最终还退出桃园县城,肯定让很多人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出头,而出头的人就是方士谦。
对陈必时的质疑把方士谦推到了风口浪尖。
问题是,方士谦也不是笨蛋。陈必时指挥的攻台部队在丢掉桃园县城之后,没有一口气退回台中,在杨梅镇稳住了战线,已经算得上“大获全胜”,换任何人上去,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可以说,在八月十九日之后,谁也替不了陈必时,也没人愿意去替换陈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