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羽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郭槐待在大殿的门外,正向里面鬼头鬼脑的看着,那神情有些好笑,方羽向郭槐笑着点了一下头,他想着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反面的人物,这会儿,方羽却看着很顺眼,人与人之间,有些事情真是很奇妙的,好坏全在个人的感觉中,好人与坏人,有时候还真是难以硬性的归结出来。
郭槐也笑了一下,两人都没有说话,有些事情,各自心里明白就成,这一刻,方羽觉得自己需要拉拢一些人,当然,这不是为了权势的需要,而是方羽决定在这个时代做一点事情,自己既然已经改变了历史,那么,自己何不就放手大干一声。
郭槐看着远去的方羽,他发现方羽的背影与从前有些不一样了,好象少了一些清冷,多了一些热情,郭槐摇了摇头,没有多想下去,在他看来,有些事自己没必要想那么多,方羽是个什么的人,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羽以后能给他郭槐多少好处,在郭槐看来,方羽既与刘太后在一起了,那就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一方的人了。
第二天的早朝方羽也参加了,方羽得以升任工部的侍郎,这个任命倒没有什么人反对,虽然有着不错的油水可捞,可权力并不大,在八王爷看来,如果方羽能够老实的做着大宋的官员,自己倒也没有必要处处针对着方羽,毕竟只要方羽不危害到大宋的安危。八王爷还是蛮喜欢方羽这个人地,更何况方羽是杨延昭的义子,也算是自己的晚辈了。
工部侍郎的官位虽高,丁谓却是没放在眼里的,在他看来,这个官位,实际上就是一个打杂的活儿,更何况在朝议上,赵祯与刘太后都是力挺方羽。如今的方羽,似是完完全全的成了皇帝与太后眼中的大红人,风头正劲着,丁谓可不想在这个时候顶着风头来。对于提拔范仲淹,包拯等人地议案,在朝议上却是争论不体,做为范仲淹的恩师。晏殊自是力挺自己的学生,八王爷不知道赵祯想要做什么,所以做了中间派,这些年。晏殊因与方羽的关系,与丁谓成了对头,属于晏殊地一派的人物。丁谓自然就要反对。因为争的激烈。所以众人对于方羽一事都没有太在意,直到今日的早朝结束。有关于范仲淹,包拯地事情也没有一个决定,对于一个封建王朝出现如此民主的场面,方羽的心中又是一番感叹,如果这个王朝的思想再解放一点,不那么压抑人性地创造,如果没有北方草原上的武力破坏,也许资本工业化将会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现吧。
早朝之后,方羽领了官服,文谍之类的东西,便立既走马上任了,方羽并不想进行什么大地改革,不过眼前有三样事情,方羽觉得须早点儿做出才好,一是火枪地制造,只要能造出滑线后膛枪,并且大批量地出产,那么就可以彻底解除大宋周边的威胁,另一个就是生产火枪地机器,那就势必要加快大宋的工业化进程,第三个就是建立一所军事院校,同时,方羽打算在军事院校中增加一个附属的医学院,这三件事情说起来就属火枪的设计好办,因为方羽本就是玩枪的出身,对于后膛枪的制作很清楚,那工部的尚书是一个中立派,不过他知道方羽眼前是皇帝与太后眼中的红人,知道方羽的打算后,他把官府的工匠作坊全都交给了方羽管理,这样不但计好了方羽,他自己也省了不少的心。
大宋本身已经有火器的制造,方羽找到几个最好的铁匠,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后世的土法炼钢炉,炼出的钢铁虽不是很好,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错的了,然后方羽又找来几个火器上的工匠好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制出了二杆后膛枪,一百来颗纸壳的子弹,虽然射程不是很好,却比现有的弓箭在射程上要强多了,为了增强赵祯他们的信心,方羽拉来了赵祯到靶场观看,为了知道方羽这三个月都干了些什么,刘太后也特意过来了,刘太后对于军事上的东西不怎么感兴趣,虽然觉得火枪的威力确实比弓箭强多了,不过她还是觉得方羽这是在不务正业,好在她也没指望方羽真的做些什么,对于方羽喜欢胡闹,刘太后也没有说什么,赵祯却是兴奋的很,这几年,因为受方羽的影响,赵祯在军事上还是有些见识的,见到火枪的威力,赵祯心中也明白,若是大宋的士兵人人有
枪在手,那打起辽国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所以对于说的建立机械研究院和军事学院,都是一口答应了,大宋这时的国库虽然谈不上很充实,但赵祯还是允诺每年拨给方羽十万两银子的经费,方羽自己又捐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将机械研究院和军事学院初步建立了起来。
机械研究院招收的都是工匠世家中聪明的子弟以及一些比较优秀的工匠,军事学院招收的则是大宋一些将领和少量的通过考核的基层官兵,附属的医学院,方羽则是招收了各地的郎中进行培训,至于教学的老师,方羽当初收养的那些孤儿派上了用场,虽然这做老师的里面有很多的女孩子,遭到到了以丁谓为首的那些人对方羽的弹劾,不过在赵祯的大力支持下,这件事情被压了下来,研究院方面主要学习的是物理与化学,虽然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却是高深的学问了,好在方羽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日可成的,倒也没有太过着急,方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军事学院上,把一些现代的军事理论引入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