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离开军队的伤残军人,朝廷则要求部队给以措置收养,终生安抚。
张国安把对老贾的不满对安静说了。
“安静,那个老贾真会算账啊,这一下子又送来几千人,就带了些口粮,连衣服都是破烂不堪的-----”
安静说:“那不是更好?咱这里不是需要劳动力嘛?”
张国安说:“是需要,但是不能养成老贾同志占小便宜的习惯------我要写信讨要应该给的后续军备,以前有些大意了。”
安静说:“我们的粮食不是够吃吗?”
张国安摇头说:“不是差那些口粮,而是要公平,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付出必须有回报,哪怕只是一些粮食的问题,除非我们自己情愿。”
张国安马上开始写信了,他慢慢打着算盘计算着老贾欠他的军备费用。
古剑山和郭子仁进来了,说:“来的小行商贩子又多了------张主家,咱们加税吧,大宋对这样的人可都收好几样税的------”
张国安知道这两个人现在收税上瘾了,这是一种有权威感的行为。
这两小子还把手下的人往税警的方向训练,如果增加收税,他们还可以增招更多的人手。
张国安说:“不行,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员流动,每一个小行商小贩子,都是我们的义务宣传员,而且还要让他们用利益来做无声的宣传。”
古剑山和郭子仁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办公地点了,是一个正正方方的平顶四合院子,后来他们才明白,平顶就是为加层做准备的。
他们的流求海关牌子已经挂了出来,而且还用专门在大宋印刷的各种票据,工作已经走上了常态化。
甚至,他们两个人还把手下的税收人员都配上了短式火铳,时不时还操练一番,他们对自己的税收工作越来越感兴趣。
特别是当两个人带着手下,分头上到行商的船上查看报税情况时,看着那些主掌之人讨好的表情,他们非常享受。
可惜的是,他们不能随意收税。
在他们办公地点的外墙上,都用朱漆写着各种商品的收税标准,如果字迹模糊了,还要去重涂。
所以,行商们自己也是清楚。
张国安还给他们配上了两条单桅刀鱼快船,那帆顶还印着大大的税字,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他们的职业。
只不过两个人可惜的是,他们和其他几个人一样,可能参加不了这一次的偷袭行动了。
因为他们的工作明显太忙了,开春以后,忽然的,连广州地区的行商都有跑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这个地方。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竟然还有从三佛齐自己找来的海商,而且还是大宋的海外遗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