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伯尔尼人太过重要,是目前帝国少有的盟友,而且伯尔尼公爵手里还有几千战斗力不错的山地步兵的话,那么说不得,他们一根毛都得不到,反而会成为施瓦本家族的另外一个,想要吞并的对象。
饶是如此,伯尔尼人也很不满意了。这与之前卡尔曼四世向他们承诺的东西差了太多。如果不是再接下来,皇帝郑重宣布,将伯尔尼从公国升格为王国,并且给予选帝侯权力的话,那么伯尔尼公爵说不得,就要带着他的一群山猴子返回山地去,不跟着皇帝打生打死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皇帝再想要命令,哄骗,指派这几千军队去做炮灰,打一些硬仗什么的,也非常困难了。
获得的土地聊胜于无,战利品聊胜于无。而至于说升格为王国,成为选帝侯什么的。或许在和平时期非常的划算。但是在战争时期则……呵呵。
就算是伯尔尼的山猴子没什么见识。但是在外面混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多少也能够明白一些道理了。
特别是赫里福德家族的崛起,深深地教育了伯尔尼人。这个时代,名爵,身份地位是重要,但是比起实力来,身份地位,爵位高低都是虚的。伯尔尼人的这个国王,选帝侯的空头衔,在现在这个时代简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现在,东哥特帝国的状态就是天子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今天,伯尔尼的山猴子们获得了国王与选帝侯的头衔,并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手里的几千山地步兵的作用。而如果伯尔尼的军队不是几千,而是几万,十几万的话,那么不要说一个国王了,就算是皇帝的宝座,也不是不能做一做。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施瓦本家族再怎么说,伯尔尼人的战斗的积极性都不怎么高。原本预想中的,在打完了这场战役之后,己方能获得三万大军的情况完全没有生。伯尔尼人的三四千部队不想动。在法兰克尼亚地区倒是招募了一些残兵败将。但是无论是士气还是武器装备,战斗力都很勉强。
帝国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获得的兵力不足两万。战斗力提升聊胜于无。同时,也拉长了自己的战线。要镇压法兰克尼亚人的抵抗情绪。要平息这一地区,真正将之纳入帝国的掌控之中,又不知道要牵扯到多少精力。
这样计算一下。皇帝的主导的第二次法兰克尼亚战役,只能说是得失相抵。或者小有所获。与预想中的一场战役,就扭转敌我力量对比的战略目标差的太远。施瓦本家族的绝对实力,仍旧远远不如布立吞人。这场新旧教派的战争,仍旧有的打呢。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虽然心里面讨厌的不得了不得了的。但还是不得不与赫里福德家族继续虚与委蛇。完全无视赫里福德家族与本应该是他的附庸的伦巴第人与喀尔巴阡王国越走越近。默许他们结盟。并且不能干涉他们针对黑暗精灵的战争。
三个国家的越走越近,让卡尔曼四世非常忧虑。因为一旦这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那么从战略形势上,他们就从东方,东南,南方,对施瓦本家族的大摩拉维亚,以及法兰克尼亚呈半包围的态势。一旦局势有变,那么施瓦本家族,就不得不面临三线作战的巨大窘境。
这让卡尔曼四世非常焦虑……只是,焦虑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三个国家靠拢的原因非常靠得住。他们的确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威胁——也就是黑暗精灵。在皇帝无法保证,能够针对黑暗精灵的情况下,也就怪不得他的附庸们会另攀高枝,与能够保护他们的强大存在结盟了。
同时,卡尔曼四世也明白。尽管这个结盟公开宣称是针对黑暗精灵,鄂图曼帝国的。但是一旦情况有变化,那么这个结盟随时也可能变成针对施瓦本家族的。但是,那又如何呢?施瓦本家族就像是一艘破破烂烂的船一样。而它所面对的挑战,则是无尽的风浪。与其考虑后面要面对的海啸,还是先考虑一下,如何应付眼前的惊涛骇浪好了。
唯一让卡尔曼四世欣慰的是,威廉与他的新盟友们的敌人,也就是鄂图曼帝国的力量不小。这个黑暗精灵的国度,即使是卡尔曼四世也要全力应付。威廉为自己找了一个好对手。
而想到这里,卡尔曼四世就出了,像是维多利亚,像是布立吞人,像是西哥特的路易十六世,像是阿斯图里亚斯人一样的低沉的诅咒声:
“最好这些混蛋一口气打个上百年,拼一个两败俱伤才好。”(未完待续。)